时间: 2025-04-26 21: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7
自和二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
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
我在杨朱的路上横身而立,久而久之,心中感到无比的压抑,泪水涟涟,悲伤如墨子所言。
射钩的技巧虽显得陋劣,但能放声欢呼,勇敢地去进攻,真是壮观。
身为侍读的我并没有迁府的机会,而中丞却还有机会租船出行。
当八风舞动后,君主的恩宠也消逝了,最终只留下我眉间的闲愁。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时期诗人、词人,文学成就卓著。刘克庄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时局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作品多表达个人的志向与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作者在个人境遇与国家命运之间感到巨大压力,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无奈的情绪。
《自和二首》通过对个人与外界环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诗中开篇以“横身久塞杨朱路”引出,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哲学家杨朱所崇尚的独立自我,表明诗人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中迷失的状态。接着以“洒泣俄悲墨子岐”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在此显露无遗。
在“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中,诗人通过比喻强调了在技术上的不足与在精神上的豪情,这种对比揭示出一种逆境中的昂扬与希望。接下来的“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则是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与对他人境遇的羡慕,表现出对官场和人生的无奈。
最后一句“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则是整个诗歌情感的高潮,诗人在经历风云变幻后,感受到君恩已不再,只留下心中的闲愁,整个意象充满了悲凉与孤独。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个人感慨与社会时局的变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杨朱路”象征什么?
诗人对“中丞还有僦船时”的情感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