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43
谒金门
作者: 翁元龙 〔宋代〕
莺树暖。弱絮欲成芳茧。
流水惜花流不远。小桥红欲满。
原上草迷离苑。金勒晚风嘶断。
等得日长春又短。愁深山翠浅。
春天的阳光温暖,黄莺在树上鸣叫,
柔软的柳絮已经快要变成芳香的茧。
流动的水流不舍花瓣而流得不远,
小桥上的红花快要盛开了。
原野上的草木显得朦胧迷离,
夕阳下的马声嘶哑而断绝。
等到日子变长,春天又变得短暂,
心中的愁绪如山那样深,然而山色却显得浅淡。
作者介绍:翁元龙,字子明,号止庵,宋代词人,擅长词和诗,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对短暂春光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优雅。
《谒金门》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光的温暖与短暂。开头的“莺树暖”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黄莺的歌唱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弱絮欲成芳茧”,则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流水惜花流不远”一句,展示了春水流淌的婉约与对花的留恋,暗含时光的无情与流逝。而“小桥红欲满”则描绘了小桥旁红花盛开的景象,恰似春天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运用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最后几句“等得日长春又短。愁深山翠浅”,则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与珍惜,体现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弱絮”指的是什么?
A. 柳絮
B. 花瓣
C. 绿叶
“流水惜花流不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时间的流逝感慨
C. 对春天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金勒晚风嘶断”中的“金勒”指什么?
A. 马的缰绳
B. 金色的风
C. 夕阳
答案: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