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6: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12:54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
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
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剪,鲸鲵立可诛。
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我独自坐在清澈的天下,专心征伐海角的敌人。
九江之地都是猛虎,三郡之地的珍珠尽数归来。
秋浦的训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楼船正驶向郢都。
风声高亢,刚开始选择将领,月光明亮,正欲平定胡人。
杀气弥漫千里,军声震动九个区域。
白猿对此剑术感到羞愧,黄石借助兵符来助战。
敌人必将被剪除,鲸鲵也可以被诛杀。
我自怜不是剧孟,如何能辅助良好的计划?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清丽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阶段。李白以其豪情壮志,抒发了对国家征战的关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他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征战场景,表现出内心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开头的“独坐清天下”,即显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他在诗中描绘了战争的紧迫感与杀伐之气,使用“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等句子,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在“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一句中,李白对自己能力的自省显示了他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自我价值的质疑。他渴望成为一名能够为国效力的将领,却又感到自身的局限。
整体上,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激情,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价值与历史责任,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士人的抱负与困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能力的反思,展现了他作为士人的理想与追求,渴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的号是什么?
A. 青莲居士
B. 皓月居士
C. 云间居士
“九江皆渡虎”中的“虎”指代什么?
A. 友军
B. 敌人
C. 自然灾害
诗中提到的“剧孟”是谁?
A. 唐代诗人
B. 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
C. 一位历史学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李白的诗更加关注个人英雄主义与战争的紧迫感,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