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0
原文展示:
秋夜山中述事 薛能 〔唐代〕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夜晚,门还未关闭,我独自坐着面对着霜降的夜空。 极目远望,故乡的月亮高悬,溪边满是寒风吹动的草。 山岭上回荡着樵夫的歌声,云中传来僧人的话语。 我正怨恨归期为何如此晚,耳边传来塞外鸿雁的萧萧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期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山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坐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一句,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则进一步以故乡的月亮和寒风吹动的草,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和“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则通过樵夫的歌声和僧人的话语,以及塞外鸿雁的萧萧声,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音乐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初宵门未掩”中的“初宵”指的是什么? A. 初秋的夜晚 B. 初春的夜晚 C. 初夏的夜晚 D. 初冬的夜晚
诗中“极目故乡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厌恶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故乡的恐惧 D. 对故乡的陌生
诗中“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