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3:54
原文展示: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白话文翻译:
雨过天晴,宫殿在露水中显得更加高大,众生仰望着圣明的君主。君主的英明如同高悬的太阳,他的教诲如同风一样传遍四方。在宫廷内部静静地发出,低沉地传达到万物之中。南方的歌声自然广泛传播,北方的声音也能传达到每一个角落。从蘋草的末端看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在人间却能感受到它的功效。因此,那些陷入困境的人,看到这些会忘记自己的困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此诗通过对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国家庆典或重要节日时所作,通过对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君主的赞美,展现了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景象。诗中,“霁阙露穹崇”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宫殿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含生仰圣聪”则表达了众生对圣明君主的敬仰。后文通过“英明高比日”和“声教下如风”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英明和教诲的广泛传播。最后,通过“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和“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表达了君主的教诲在人间产生的积极影响,使陷入困境的人看到希望,忘记困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君主英明和教诲的广泛传播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繁荣的景象,并通过“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和“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表达了君主的教诲在人间产生的积极影响,使陷入困境的人看到希望,忘记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霁阙露穹崇”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过天晴的宫殿 B. 宫殿在露水中显得更加高大 C. 宫殿的威严 D. 国家的繁荣昌盛
诗中“含生仰圣聪”表达了什么? A. 众生对圣明君主的敬仰 B. 君主的智慧 C. 国家的领导者 D. 社会的各个阶层
诗中“英明高比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排比
诗中“声教下如风”象征什么? A. 教诲的广泛传播 B. 君主的智慧 C. 国家的繁荣昌盛 D. 社会的各个阶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