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03
原文展示: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白话文翻译:
带着琴剑作为行装,从河关出发向北方。秦地的音乐在河内流传,魏地的画作源自黎阳。田野上的阳光照耀着成熟的庄稼,秋霜使得馆舍的叶子变黄。在风沙中询问船只的去处,应该会在清漳河边停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薛能为友人冯温前往河外(今河北一带)而作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为友人冯温送行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别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北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对别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友人冯温前往河外的旅途景象。首句“琴剑事行装”,以琴剑象征文人的身份和行旅的准备,透露出一种文雅而坚定的气质。接下来的“河关出北方”,直接点明了旅行的方向和起点,给人一种开阔而遥远的感觉。诗中“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通过对秦地音乐和魏地画作的提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的特色。后两句“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以秋天的丰收和叶黄,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感伤色彩。最后“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以风沙和船只的意象,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平安到达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旅途,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绘和对别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旅途的担忧。诗中通过对北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对别离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琴剑事行装”中的“琴剑”象征什么? A. 文人的身份和行旅的准备 B. 武士的身份和战斗的准备 C. 乐器的种类 D. 剑的种类 答案:A
“河关出北方”中的“河关”指的是什么? A. 黄河的关口 B. 长江的关口 C. 运河的关口 D. 海港 答案:A
“秦音尽河内”中的“秦音”指的是什么? A. 秦地的音乐 B. 秦地的方言 C. 秦地的风俗 D. 秦地的历史 答案:A
“魏画自黎阳”中的“魏画”指的是什么? A. 魏地的绘画 B. 魏地的书法 C. 魏地的建筑 D. 魏地的雕塑 答案:A
“风沙问船处”中的“风沙”象征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风景的美丽 C. 风俗的多样 D. 风土人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