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47:21
并州 薛能 〔唐代〕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全诗翻译:
年轻的我流落在并州,脱下皮裘与文君随意游玩。 我们一同走过芳草萋萋的渡口,登上绿杨掩映的楼阁远眺。 庭院前的蝴蝶在春光中翩翩起舞,床上的樗蒲游戏昨晚还未收拾。 那条名为偃松的街坊里,是否还有人居住?在饼炉的南边,曲巷的西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此诗可能作于诗人年轻时流落并州期间,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年轻时流落并州期间所作,通过对并州风光的描绘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以并州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流落生活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少年流落在并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裘脱文君取次游”则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芳草渡、绿杨楼、蛱蝶、樗蒲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春光和往昔生活的氛围。结尾的“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和寻觅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并州风光的描绘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无奈、不羁、怀旧和寻觅之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裘脱文君取次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A. 拘谨 B. 不羁 C. 忧郁 D. 严肃
诗中的“芳草渡”和“绿杨楼”分别象征了什么? A. 春光和秋色 B. 春光和春光 C. 秋色和春光 D. 秋色和秋色
诗中的“坊号偃松人在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怀旧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