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2
送苏道士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
这位七十岁的瘦仙人鬓发尚未显白,愿意来为我讲述真正的道理。
他若归去,我恐怕会负了青山的约定,骑鹤吹笙却无法挽留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弥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苏道士》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友谊,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与惜别之情。诗中展现了道教文化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送苏道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以道士的形象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和对友人的不舍。开头提到“七十臞仙”,不仅描绘了道士的外貌,还暗示了他的人生智慧与经历。接下来的“肯来为我说真休”则表明诗人对道士的尊重与期待,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人生的真谛。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感伤和无奈,尤其是“归欤恐负青山约”,诗人担心道士的离去会使自己与自然的约定无法兑现,显示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跨鹤吹笙挽不留”中,诗人意识到道士的超然与自由,而自己却无法阻止他的离去,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道教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深情惜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哲理的探讨与对自然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七十臞仙”的含义是什么?
A. 年轻的道士
B. 年长的瘦道士
C. 年轻的诗人
D. 中年的道士
诗中提到的“青山约”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友谊的约定
C. 理想的生活
D. 道教的教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自然的向往,但《送苏道士》更注重对人际关系和哲理的探讨,而《登高》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