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9:58
望梅 中秋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月中秋半。正金波委地,绛霄层卷。
唱可哀空忆人间,记一曲宾云,桂亭双幔。
碧海青天,料今夜夜凉应倦。
又无言村杵,有泪边笳,不情邻管。
追思十年游伴。叹吴山烟冷,广陵潮满。
把清光比似元宵,问姮娥肯放。
花灯轻换,瓜果前头,小列个结璘香案。
怕佩声钗影,俱逐晓风零乱。
在中秋的月光下,正值秋半,金色的波光洒落在地面,绛红的云层层叠叠。
我不禁哀伤地回忆起人间的情景,想起那一曲悠扬的曲子,桂花亭中悬挂的双幔。
碧海和青天映衬着,想必今晚的凉意让人倍感疲倦。
又无言以对乡村的杵声,泪水在笳声中流淌,不愿去打扰邻居的管弦。
追忆十年前的游伴,叹息吴山的烟雾冷峭,广陵的潮水涨满。
我把清冷的月光比作元宵,向月中嫦娥询问她是否愿意放光。
花灯轻轻更换,瓜果在前头,整齐地摆放在香案上。
害怕那佩戴的钗声和影子,都随着清晨的微风变得零乱。
作者介绍:顾贞观,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其作品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团圆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月色、思念之情,表达对昔日游伴的怀念及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
《望梅 中秋》是一首描绘中秋圆月之夜的诗作,诗人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月中秋半”引入,描绘出浓厚的中秋气氛,接着通过“金波委地,绛霄层卷”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唱可哀空忆人间”表达了对人间的思念,尤其是对曾经游伴的追忆,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出现,构成了全诗的情感主线。
此外,诗中的意象如“桂亭”、“碧海青天”与节日的氛围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最后,诗人用“问姮娥肯放”来表达对月亮的渴望与思考,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思索。
整首诗在优美的景色与深切的情感交融中,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团圆与怀念的渴望,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美好向往,同时流露出对过往岁月及游伴的怀念,情感丰富而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谁?
“金波委地”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