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03:45
《浪淘沙》
作者:张孝祥 〔宋代〕
溪练写寒林。云重烟深。楼高风恶酒难禁。
徙倚阑干谁共语,江上愁心。
清兴满山阴。鸿断鱼沉。一书何啻直千金。
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溪水流淌在林间,云层厚重,烟雾弥漫。高楼之上,风劲酒香难以畅饮。倚靠着栏杆,谁能与我共话,心中愁苦在江面徘徊。清幽的兴致满山阴,鸿雁断飞,鱼儿沉默。一封书信的价值何止千金。独自抚摸瑶琴的弦,仿佛快要断裂,寄托着对知音的期盼。
张孝祥,字子明,号云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生于1163年,卒年不详。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浪淘沙》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张孝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这首《浪淘沙》以其清新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诗的开头描绘了寒冷的溪水流淌在树林之间,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凄凉。接着,诗人用“楼高风恶酒难禁”表达了在高楼之上,狂风呼啸,酒意难以酝酿的失落感,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谁共语,江上愁心”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交流的渴望,但环境的冷酷让他更加孤单。他的愁苦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下文中,诗人又提到“鸿断鱼沉”,借用鸿雁和鱼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与孤寂的感受。
最后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求,尤其是“独抚瑶徽弦欲断”一句,传达了他对音乐与情感的融合,对知音的期待与惆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清幽环境的描绘,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愁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中“楼高风恶酒难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鸿断鱼沉”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表达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浪淘沙》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