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7-27 20:08:39

诗句

脱却麻衣换绣裙。

仙凡从此两俱分。

蛾眉再画当时柳,蝉髻仍梳旧日云。

施玉粉,点朱唇。

星冠不戴貌超群。

枕边一任潘郎爱。

再也无心恋老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08:39

原文展示:

脱却麻衣换绣裙。仙凡从此两俱分。
蛾眉再画当时柳,蝉髻仍梳旧日云。
施玉粉,点朱唇。星冠不戴貌超群。
枕边一任潘郎爱。再也无心恋老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脱去朴素的麻衣,换上华丽的绣裙,从此与尘世的纷扰隔绝。她再次描绘眉妆,好似当年的柳枝,头发仍然梳成过去的样子。施上玉粉,点缀朱唇,虽然不戴星冠,但她的容貌依然出众。在枕边任由爱人倾心相待,再也没有心思去恋慕道德的老君。


注释:

  • 麻衣:指的是用麻布做的衣服,象征清贫朴素。
  • 绣裙:精美华丽的裙子,象征富贵和美丽。
  • 仙凡:指仙人和凡人,表示两者的分离。
  • 蛾眉:形容细长的眉毛。
  • 蝉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形似蝉。
  • 潘郎:指潘安,古代美男子的代表。
  • 老君:指道教的老子,象征道德和修道。

典故解析:

  • 潘郎:潘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其名字常用于指代英俊的男子。
  • 老君: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超脱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华,号云庵,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婉约派词风,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表现了女子从尘世中解脱,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诗歌鉴赏:

《鹧鸪天》展现了女子从传统枷锁中解放出来,追求真爱和个人幸福的情感。诗中的女子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清贫生活,换上绣裙,打扮得光鲜亮丽,象征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蛾眉”、“蝉髻”等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青春。同时,词中“再也无心恋老君”的表述,反映了她对传统道德的淡漠,显示了个人情感的自我主张。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前卫性,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脱却麻衣换绣裙:抛弃朴素的衣着,换上华丽的衣裙,象征身份的转变。
  2. 仙凡从此两俱分:从此与世俗生活划清界限,表达一种超脱的心态。
  3. 蛾眉再画当时柳:重新描眉,形象犹如柳条,表达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4. 蝉髻仍梳旧日云:复古发型,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坚持。
  5. 施玉粉,点朱唇:细致的化妆,展现对美的追求。
  6. 星冠不戴貌超群:不需华丽装饰,依然容貌突出。
  7. 枕边一任潘郎爱:与爱人共度时光,享受爱情的甜蜜。
  8. 再也无心恋老君:对传统道德的无心追求,强调个人情感的优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蛾眉”比喻女子的容颜,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中存在平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个人自由与爱情的追求,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反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衣:象征苦涩的生活。
  • 绣裙:象征富贵与美丽。
  • 蛾眉、蝉髻: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青春。
  • 潘郎:象征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女子换上的衣服是什么?

    • A. 麻衣
    • B. 绣裙
    • C. 旧衣
  2. 诗中提到的潘郎指的是?

    • A. 媒妁
    • B. 美男子
    • C. 道德家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传统道德
    • B. 个人自由与爱情
    • C. 家庭责任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反映了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但李清照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哀愁,而张孝祥则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张孝祥诗文集》

相关查询

句·人间无限伤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平流园席上 写怀二首·渔竿消日酒 塞上寄家兄 步虚词·青溪道士人 寓怀·关山万里恨 南征叙怀 过天威径 春日招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同条共贯 夕字旁的字 患难相死 莺颠燕狂 祖公 飞字旁的字 如埙如箎 洒狗血 满帆 浩博 紧媚 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挑泛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