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7
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
数图人欲活,一笔自如神。
不写俗中态,漫留云外身。
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
在阙楼下游历了许多日子,在溪边度过了好几个春天。
我只想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一笔之下就能如神明般自如。
我不愿描绘世俗之态,宁愿在云外逍遥自得。
我的丹青如同模仿我一样,外表看似高人逸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道貌似山人”是指一种超然、隐逸的生活态度,源于道家文化,强调去除世俗的繁华与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作者介绍: 黄裳(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闲云,是宋代的诗人和画家,以其绘画和诗词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裳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态度的反叛。
《赠传神师》是一首充满了艺术追求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描绘了阙楼和溪边的自然景象,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数图人欲活”,不仅表达了对绘画技艺的追求,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
接下来的“一笔自如神”更是夸赞了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仿佛一笔之间就能让人物栩栩如生,这一联传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自信。诗人对“俗中态”的拒绝,展示了他超然脱俗的心境,强调了艺术创作应该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一句“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不仅是对自身艺术风格的总结,也是一种自我定位,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与超然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黄裳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怀,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超艺术性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艺术家对绘画的热爱和追求,强调个体的艺术追求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一笔自如神”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不写俗中态”,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裳的《赠传神师》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个性的展现,而黄裳则强调艺术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