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遇雪》

时间: 2025-08-13 16:13:35

诗句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6:13:35

原文展示:

遇雪
王安石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白话文翻译:

我知道花儿的开放是归期的象征,但归心似箭,每天都在渴望回去。
风雪怎么能理解远行者的怨恨,它却在我面前,像落花一样飘零。


注释:

  • 定知:一定知道。
  • 花发:花开的意思,象征着春天的归来。
  • 归期:指回家的时间。
  • 不奈:无奈、无法忍受。
  • 日日归:每天都想要回去。
  • 行客:旅人,远行的人。
  • :在这里指的是对离别的怨恨。
  • 落花飞:形容花瓣随风飘落,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主张变法,推动了“熙宁变法”,致力于富国强兵。他的诗词才华横溢,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身处政治风波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对归期的期待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怨恨。诗中描绘的雪景和花开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遇雪》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作,王安石通过描写雪与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归期的渴望和对离别的苦闷。首联“定知花发是归期”,点明了归期的重要性,花的绽放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而“日日归”则展现了日复一日的思念与焦急,情感逐渐加深,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下联“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则引入了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对比,风雪无情,无法理解远行客的怨恨与孤独。落花飞舞似乎是对人间离别情绪的回应,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暗含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王安石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归属与思念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定知花发是归期:这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花开代表着归家的时机。
  2. 不奈归心日日归:表现了对归家的渴望,无法忍受离开的痛苦,情感愈发强烈。
  3. 风雪岂知行客恨:强调自然界的无情,风雪并不理解行者的痛苦。
  4. 向人更作落花飞:落花飘零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离散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雪赋予了无情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 对仗:上下联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花与雪分别象征着希望与无情,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归期的渴望和离别的惆怅,展现了人生的苦乐与无常。王安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悟,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哲理深意。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希望、归期和生命的美好。
  • :象征着寒冷、孤独和无情。
  • 落花:象征着离散与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遇雪》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花发”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归期
    C. 失落
    答案:B

  3. “风雪岂知行客恨”这句中“行客”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 《静夜思》 李白: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遇雪》和杜甫的《春望》都在描绘离别与思乡的情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杜甫则强调战乱带来的苦痛。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典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三闾大夫 早春 盂兰竹枝词 其十 盂兰竹枝词 其九 盂兰竹枝词 其八 盂兰竹枝词 其七 盂兰竹枝词 其六 盂兰竹枝词 其五 盂兰竹枝词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过 彐字旁的字 明约 娼家 包含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私的词语有哪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包含霸的成语 刮刮杂杂 余食赘行 若涉渊冰 费舌劳唇 齲字旁的字 累离 小字头的字 石字旁的字 疵议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