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31:03
问功名何处,算只合付悠悠。
怕僮仆揶揄,长年为客,楚尾吴头。
春来故园渐好,似不应不醉把春休。
剩买蒌蒿荻笋,河豚已上渔舟。
人间太半足闲愁。
蓑笠梦汀洲。
向桃杏花边,招邀同社,秉烛来游。
连台听渠拗倒,更麹生元不厌诛求。
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
这首诗表达了对功名的追问,最终意识到不如随性而过。诗人担心仆人会嘲笑自己,自己长年漂泊在外,沦为“客”,身处楚地与吴地之间。春天来临,故乡的景色渐渐美好,似乎不应该再醉酒而休息。只剩下买蒌蒿和荻笋,而河豚已经上了渔舟。人间大部分人都无忧无虑,只有我满腹愁苦。梦中我身穿蓑衣,戴着斗笠,徘徊在水边。面对桃花和杏花,邀约朋友一起点蜡烛赏花。台上的歌声也变得无趣,似乎对生活的追求也不再热衷。世事如翻云覆雨,心中积满的绝非离愁。
黄机,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创作于黄机对人生的思考时刻,面对功名和归属的矛盾,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淡然。
《木兰花慢》是黄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情感细腻而深沉。诗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对功名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开头几句以“问功名何处”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探讨,随后转向自我陈述,揭示出对世俗嘲讽的恐惧和对自由的渴望。随着春天的来临,故乡的美好逐渐显现,诗人却并未沉醉于此,而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反复提到的“闲愁”更是道出了人间的复杂与无常。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画面,尽管人们欢聚赏花,但他心中却充满了离愁,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对人情冷暖的敏感。结尾部分,诗人用“世事翻云覆雨”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明内心的深邃与对世俗的超然。
全诗围绕人生的无常、功名的虚无和自然的美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淡然态度,体现出对人际关系和世俗纷争的超然。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渴望
D. 排斥
诗中提到的“蒌蒿”象征: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清新
C. 生活的琐碎
D. 人际的复杂
“世事翻云覆雨”主要表达了:
A. 人生的美好
B. 人生的无常
C. 人生的快乐
D. 人生的孤独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