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1:22
著破春衫走路尘。
子规啼断不禁闻。
功名似我却羞人。
象板且须歌皓齿,
袅蹄何苦惜黄金。
尊前休负此生身。
我穿着破旧的春衫,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
杜鹃的啼叫声时断时续,我无法停止倾听。
我对功名的追求却感到羞愧。
在象板旁边,我还得歌唱,展现我的洁白牙齿;
我何必为金子而忧虑呢?
在酒杯前,我不应该辜负这一生。
这首诗中提到的“子规”,即杜鹃,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其哀鸣象征离别与思念,尤其是与春夏交替相关的情感;而“功名似我却羞人”则反映出诗人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和自省,常见于古代文人对于功名利禄的复杂心理。
黄机,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洒脱。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面对功名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期,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浣溪沙》由黄机所作,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开篇即以“著破春衫走路尘”引出自己的处境,破旧的春衫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而随之而来的“子规啼断不禁闻”则通过杜鹃的啼叫声,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这种对比不仅加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与流逝的深刻思索。
进一步,诗人对“功名”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认为功名似乎是虚无的,反而令他感到羞愧。此时,诗人借助“象板且须歌皓齿”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转折,使得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既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又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以“尊前休负此生身”结束,呼唤人们应珍惜当下的生活,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名利和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生命体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反思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并在生活的艰辛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羞愧
c) 无所谓
诗的最后一句“尊前休负此生身”意为?
a) 忘记过去
b) 珍惜当下
c) 追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