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酹江月》

时间: 2025-05-06 07:55:32

诗句

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

□□眉尖偏易得,没个因由分付。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小楼应是,有人和泪凝伫。

长记宝轴妆成,鸳鸯绣懒,轻笑歌金缕。

香雪精神依旧否,风月谁怜虚度。

带减衣宽,十分憔悴,两下平分取。

黄昏可更,子规声碎烟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7:55:32

原文展示:

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
眉尖偏易得,没个因由分付。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小楼应是,有人和泪凝伫。
长记宝轴妆成,鸳鸯绣懒,轻笑歌金缕。
香雪精神依旧否,风月谁怜虚度。
带减衣宽,十分憔悴,两下平分取。
黄昏可更,子规声碎烟坞。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愁绪有多少呢?就像那笼罩天空的春云,连绵无尽。
眉头间的烦恼总是容易显露,却无由说出原因。
杨柳的烟雾浓密,海棠花的颜色暗淡,绿意在墙头小路上蔓延。
小楼里应该有一个人,泪水凝聚,静静伫立。
我常记得那精美的扇子妆成,鸳鸯绣图懒散,轻声笑着唱着金缕歌。
香雪的精神依旧吗?风月之下,谁在怜惜这虚度的时光?
衣衫宽大,愈显憔悴,彼此都在分担这份忧愁。
黄昏时分,子规的啼声在烟雾缭绕的河湾中断断续续。

注释:

  • 春愁:春天带来的忧愁,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 眉尖:指眉头,形容情绪的显露。
  • 杨柳:象征春天和柔情。
  • 海棠花:美丽却又稍显忧愁的花,代表女性的柔美和情感。
  • 宝轴:指精美的扇子,通常用来装饰和消暑。
  • 鸳鸯绣:象征着爱情和伴侣的图案。
  • 子规:古代诗词中常用的鸟,象征着哀伤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机,南宋时期的词人,字之华,号静斋,出生于诗词兴盛的年代。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擅长描绘春愁、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

《酹江月》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愁苦,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局的深思。

诗歌鉴赏:

《酹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愁绪,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的“春愁几许”便引入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紧接着“似春云蔼蔼”让人感受到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景象,仿佛春天的云彩与诗人的愁绪交织在一起。随着诗句的推进,意象不断丰富,杨柳、海棠、墙头的绿意,都在描绘着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中“小楼应是,有人和泪凝伫”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悲伤。黄机用“香雪精神依旧否”一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最后的“黄昏可更,子规声碎烟坞”,则将整首诗的情感从春天的愁苦带入了黄昏的孤独,子规鸟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愁思,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伤与思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愁几许:春天的愁绪有多少?
  2. 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如同春天的云彩,弥漫在空中,难以计数。
  3. 眉尖偏易得:眉头的烦恼总是显露出来。
  4. 没个因由分付:却没有理由可以诉说。
  5.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杨柳的烟雾浓厚,海棠花的颜色暗淡。
  6. 绿涨墙头路:绿色在墙头小路上蔓延。
  7. 小楼应是,有人和泪凝伫:小楼里应该有一个人,在泪水中凝视。
  8. 长记宝轴妆成,鸳鸯绣懒:我常记得那精美的扇子妆成,鸳鸯绣图看起来懒散。
  9. 轻笑歌金缕:轻声笑着唱着金缕歌。
  10. 香雪精神依旧否:香雪的精神依旧吗?
  11. 风月谁怜虚度:在风月之下,谁来怜惜这虚度的时光?
  12. 带减衣宽,十分憔悴:衣衫宽大,愈显憔悴。
  13. 两下平分取:彼此都在分担着这份忧愁。
  14. 黄昏可更,子规声碎烟坞:黄昏时分,子规的啼声在烟雾缭绕的河湾中断断续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绪比作春云,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春天、花草以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香雪精神依旧否,风月谁怜虚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春日的愁苦,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忧伤,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安。
  • 杨柳:柔美的象征,寓意着思念与柔情。
  • 海棠:美丽而又带有忧伤的花,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 宝轴: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 子规:象征着离别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愁几许”中的“愁”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激动

  2.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a. 思念与柔情
    b. 刚强与勇气
    c. 绝望与悲伤

  3. “香雪精神依旧否”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忆?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眼前的快乐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梅花落》

诗词对比:

  • 温庭筠《梅花落》: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愁苦,诗中采用了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在表达离愁别绪方面,两者有相似之处,但黄机的作品更加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情感更加含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格律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阴陵 宫词二首 题画僧二首(前篇一作酬信上人赠张僧繇画僧) 戏颜郎中猎 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 五弦 酬武蕴之,乙丑之岁始见华发余自悲遂成继和 题重居寺 题程氏书斋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景不常 包字头的字 能说会道 石字旁的字 膏烛以明自煎 妉沙 见字旁的字 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波潮 刹末 恸哭 犹疑 歺字旁的字 连类比事 拿腔作调 包含芒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