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信州祥符寺》

时间: 2025-05-02 06:08:50

诗句

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

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囘,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

塔下看碑石,因寻跨鹤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50

原文展示:

题信州祥符寺
作者: 徐照 〔宋代〕

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
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回。
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
塔下看碑石,因寻跨鹤台。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冰冷而纯净的地方,谁能想到我会来到这里?
古老的寺庙里遇到了年长的僧人,山高处看到了水的回流。
山岩上的寒气尚未消散,雾霭又再次难以散开。
在塔下凝视碑石,顺便寻找那跨鹤的台阶。

注释:

字词注释:

  • 冰脂:形容地方的寒冷和清澈。
  • 清绝:清幽而绝世。
  • 寺古:古老的寺庙。
  • :遇到。
  • 水囘:水流回旋。
  • 岩菲:山岩上生长的植物。
  • 寒未拆:寒气尚未消退。
  • 风霭:雾霭,空气中的湿气。
  • 碑石:刻有文字的石碑。
  • 跨鹤台:传说中的跨鹤台,通常指代高处的台阶或平台。

典故解析:

“跨鹤台”可理解为一种仙境的象征,鹤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代表长寿与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外,寺庙与僧人的相遇也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时期属于寓情于景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徐照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照游览信州祥符寺时,表达了他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在祥符寺的幽静体验。诗的开篇“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抒发了作者对这片清冷之地的惊叹与思索,冰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古寺和年老的僧人,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山高见水回”一句,展示了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显示出一种哲学思考。岩石之寒与风霭的描绘,渲染了环境的苍凉,同时也表明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最后一句“因寻跨鹤台”,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暗示了人们对超凡脱俗、追求真理的向往。

这首诗在主题上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类存在的反思。徐照通过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深邃的思想与清新的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韵味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冰脂清绝地:形容环境的寒冷与清澈,给人一种超然脱俗之感。
  2. 谁拟此身来:反问式,表达了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与疑惑。
  3. 寺古逢僧老:在古老的寺庙中遇到年长的僧人,象征着智慧与岁月。
  4. 山高见水回: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水流的回旋寓意着生命的循环。
  5. 岩菲寒未拆:寒气还未消散,暗示着环境的艰苦与清冷。
  6. 风霭复难开:空气中的湿气难以散去,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氛围。
  7. 塔下看碑石:在塔下静静地凝视碑石,暗示对历史的思考。
  8. 因寻跨鹤台:寻找理想的境界,象征着对超凡脱俗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比作冰脂,突出其清冷的特质。
  • 对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传达了清幽与哲理的双重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脂:象征纯净与寒冷,暗示超然的境界。
  • 僧老:象征智慧与岁月的积淀。
  • 水回: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 碑石:象征历史的沉淀与人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冰脂”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特征?

    • A. 温暖
    • B. 清冷
    • C. 迷雾
    • D. 炎热
  2. 诗中的“跨鹤台”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超凡脱俗的境界
    • C. 人生的苦难
    • D. 自然的和谐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

    • A. 对城市生活的描写
    • B. 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 C. 对历史的叹息
    • D.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但更强调豪放的个性与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呈现了宁静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热爱与感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徐照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而王维则倾向于营造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相关查询

续长恨歌七首 其四 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其 李深之西尉同年谈吴兴风物,再用古城韵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 忆昔 新馆 元夕 晓出古城山 缄口翁 丙戍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音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事头 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意在笔前 包含囚的词语有哪些 昊空 归真反朴 轻怜疼惜 飞蝱 牢落陆离 亡立锥之地 邮票 项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