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50
题信州祥符寺
作者: 徐照 〔宋代〕
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
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回。
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
塔下看碑石,因寻跨鹤台。
在这片冰冷而纯净的地方,谁能想到我会来到这里?
古老的寺庙里遇到了年长的僧人,山高处看到了水的回流。
山岩上的寒气尚未消散,雾霭又再次难以散开。
在塔下凝视碑石,顺便寻找那跨鹤的台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跨鹤台”可理解为一种仙境的象征,鹤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代表长寿与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外,寺庙与僧人的相遇也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时期属于寓情于景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徐照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照游览信州祥符寺时,表达了他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在祥符寺的幽静体验。诗的开篇“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抒发了作者对这片清冷之地的惊叹与思索,冰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古寺和年老的僧人,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山高见水回”一句,展示了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显示出一种哲学思考。岩石之寒与风霭的描绘,渲染了环境的苍凉,同时也表明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最后一句“因寻跨鹤台”,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暗示了人们对超凡脱俗、追求真理的向往。
这首诗在主题上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类存在的反思。徐照通过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深邃的思想与清新的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韵味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传达了清幽与哲理的双重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冰脂”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特征?
诗中的“跨鹤台”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徐照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而王维则倾向于营造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