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登燕子矶》

时间: 2025-05-04 15:30:55

诗句

槛外长江,锁一线、蜿蜒曲折。

最好是、两岸金汤,千寻石壁。

青眼茫茫无限感,怒涛滚滚何时歇。

趁今朝、缘会且登临,天风急。

兴亡系,英雄业。

须弥事,凭谁说。

伫燕子矶头,此心空阔。

但见沙鸥争扑鹿,不知明月常圆缺。

叹江山、几许往来人,多轻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0:55

满江红·登燕子矶

作者: 潘静淑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槛外长江,锁一线蜿蜒曲折。
最好是两岸金汤,千寻石壁。
青眼茫茫无限感,怒涛滚滚何时歇。
趁今朝缘会且登临,天风急。
兴亡系,英雄业。
须弥事,凭谁说。
伫燕子矶头,此心空阔。
但见沙鸥争扑鹿,不知明月常圆缺。
叹江山几许往来人,多轻别。

白话文翻译

在窗外的长江,像一条蜿蜒的丝带锁住了视线。
两岸的美景如同金汤,千仞的石壁巍峨耸立。
眼前的景象让我感慨万千,滔滔江水何时才能平息?
趁着今朝的缘分,登上这高地,感受急促的天风。
存亡兴衰都在于此,英雄的事业又有谁能说得清?
在燕子矶头静静伫立,心中感到无比宽广。
只见沙鸥争相扑食,然而明月却总是圆缺不定。
感叹江山变化多少往来的人,多少轻易的分别。

注释

字词注释:

  • 槛外:窗外。
  • 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
  • 金汤:比喻美好的景色。
  • 千寻石壁:形容高耸的山壁。
  • 青眼:指清澈的眼神。
  • 怒涛:汹涌的波涛。
  • 须弥:指高山,典出佛教典籍。
  • :停留、驻足。

典故解析:

  • 燕子矶:地名,长江的一处著名景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悲欢离合。
  • 明月常圆缺:指月亮时圆时缺,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静淑,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著称。她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作者对长江的游览之际,感受到江水的浩渺与历史的深远,表达了对人生、兴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登燕子矶》以长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就以“槛外长江”引入,意象鲜明,令人感受到江水的浩瀚与蜿蜒。接着,诗人以“青眼茫茫”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尽感慨,似乎在问:这汹涌的江水何时才能平息?这里的“怒涛”不仅指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纷争与动荡。诗人借助燕子矶这一历史名胜,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思考与质疑,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

在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在燕子矶头静静伫立,心中感到空阔,似乎是一种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沙鸥争扑鹿”的描写,诗人更是突出了生活的无常与变幻,最后以“江山几许往来人,多轻别”作结,表达了对人生聚散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长江的形态,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 第二联通过“金汤”和“千寻石壁”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险峻。
  • 第三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心中充满疑问。
  • 第四联强调了在此时此地的紧迫感,激发了诗人思考历史的责任感。
  • 第五联提出对英雄事业的反思,质问谁能真正理解历史的真相。
  • 第六联在此地驻足,心中感到宽广,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
  • 第七联则以沙鸥争扑鹿的景象,反映生活的无常。
  • 最后两句总结了对江山的感慨,流露出对人生聚散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构建出深邃的意境。
  • 拟人:江水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如“兴亡系,英雄业”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敬仰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积淀。
  • 燕子矶: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情感。
  • 沙鸥: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眼茫茫”中的“青眼”指什么? a) 眼睛的颜色
    b) 清澈的目光
    c) 眼界宽广

  2. 诗中提到的“燕子矶”象征着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变迁
    c) 英雄业绩

  3. “明月常圆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清澈的目光
  2. b) 历史变迁
  3. b) 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的意象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山水表达了诗人的壮志与感慨。
  • 《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满江红》中的无常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现代诗人作品全集》
  3. 《古诗词主题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黯春阴 扫花游/扫地游 蝶恋花·北斗秋横云髻影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点绛唇·有怀苏州 夜行船(寓化度寺) 倦寻芳(饯周纠定夫)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龙卵 昏天黑地 盛颜 骨字旁的字 石开头的成语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融气泰 尢字旁的字 引咎责躬 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雌儿 慎以行师 乌面鹄形 天然纤维 两点水的字 桓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