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述怀》

时间: 2025-05-04 08:46:27

诗句

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

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

焦土更无遗简策,供厨惟有旧匏尊。

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46:27

原文展示:

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
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
焦土更无遗简策,供厨惟有旧匏尊。
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江南的黄叶村,门口用绳子固定的窗户和席子做成了入口。
不幸遭遇盗贼的袭击,听说有人死去,能再次见到朋友真是我幸运。
焦土之上已经没有留下任何文书,厨房里仅剩下一个旧的葫芦酒壶。
黄巾军来拜访我,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我自愧无能,不值得谈论。

注释:

  • 绳枢:用绳子固定的门。
  • 瓮牖:古代的一种窗户,形状像瓮。
  • 罹盗贼:遭遇盗贼的袭击。
  • 焦土:被焚烧成灰烬的土地。
  • 匏尊:用葫芦制作的酒器。
  • 黄巾:指黄巾军,反叛的农民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玉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反映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情感。
  •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经历了一场劫难后所作,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遭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次韵述怀》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的生活画面。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浩劫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起句“家住江南黄叶村”,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迅速转向悲惨的遭遇,体现了生活的脆弱与无常。在“焦土更无遗简策”中,作者感叹身边一切的毁灭,既是对个人生活现状的悲痛,也是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而最后两句以黄巾军的拜访引出作者的自愧,表明了对历史的敬畏与个人无能的自责,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家住江南黄叶村:描写了作者的居所,暗示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
    • 绳枢瓮牖席为门:描绘出简陋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动乱带来的影响。
    • 自罹盗贼人传死:表明作者经历了盗贼的袭击,暗示着生死的无常。
    • 重见交游我幸存:感叹自己能够幸存下来,再次见到朋友。
    • 焦土更无遗简策:指一切文书都被毁,象征着文化的消亡。
    • 供厨惟有旧匏尊:仅剩的酒器,暗示着生活的贫困与凋敝。
    • 黄巾迎拜何为者:抒发对黄巾军的疑问,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
    • 自愧疏庸不足论:自我批评的心态,表现出对自身能力的自责。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宁静的乡村生活与动荡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 以实物(如“匏尊”)表现情感,展现出生活的凋零和作者的无奈。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历史的动荡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变故面前人们的无力和自省。

意象分析:

  • 黄叶村:象征着宁静与纯朴,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 焦土:代表战争的破坏与历史的悲剧,反映社会的动荡。
  • 旧匏尊:象征着过往的繁华与如今的凋敝,表现出怀旧与失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绳枢”指的是什么?
      • A) 用绳子固定的门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武器
    2. 诗人对黄巾军的态度是:
      • A) 敬畏
      • B) 欢迎
      • C) 不屑
    3. 诗中“焦土”象征着:
      • A) 繁荣
      • B) 破坏
      • C) 和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作品。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郑玉的《次韵述怀》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战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但郑玉更强调个人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郑玉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从诗歌看元代社会变迁》

相关查询

和孔平仲 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 和酬孙少述 和陈郎中 合酱作 汉阳泊舟 韩玉汝使归 寒食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过介甫归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心不昧 发窘 干男 赤字旁的字 诡略 翻天蹙地 不打自招 竖心旁的字 世道日衰 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跄跪 西字头的字 鼓鼓囊囊 川字旁的字 所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