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自封邱北岸渡河至汴梁》

时间: 2025-05-21 02:28:49

诗句

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

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

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

问成皋、京索事如何。

都陈迹。

虫牢外,风萧瑟。

廪延畔,沙堆积。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

混混且拚流日夜,芒芒不辨天南北。

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28:4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自封邱北岸渡河至汴梁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
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
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
问成皋京索事如何。都陈迹。
虫牢外,风萧瑟。
廪延畔,沙堆积。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
混混且拚流日夜,芒芒不辨天南北。
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河水波涛汹涌的景象,伴随着河声仿佛怒涛在翻滚。绝壁之下,鱼和龙都在悲啸,水波似乎要高涨起来。一幅烟灰弥漫的官渡火光,五更时分,霜洒在中原的血泊上。我想问成皋的情况如何,结果只是一片废墟。虫鸣声外,风声萧瑟;廪延的岸边,沙子堆积。试着在河中央眺望,百种忧愁在心中交织。混乱中我拼命在日夜之间流动,迷茫得分不清天南地北。只在远望中似乎看到有人烟,陈桥驿的远影。

注释:

  • 漭漭:形容水波浩渺的样子。
  • 捩柁:指划船时转动船桨。
  • 怒涛千尺:形容波涛汹涌,极其壮观。
  • 绝壁:指高耸的悬崖或陡峭的山壁。
  • 成皋:古地名,指的是成皋之地,诗中用作对比。
  • 虫牢:形容虫鸣声,暗示荒凉。
  • 廪延:古时的粮仓,表示生计的艰难。
  • 陈桥驿:指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象征着希望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2年-约1715年),清代诗人,字梦白,号松江,晚号梅溪,原籍浙江,后迁至南明。其诗风清新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感慨人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河流的激荡和战乱的惨状,表达了对故国的忧虑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 自封邱北岸渡河至汴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历史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漭漭河声”带出浩渺的江河景象,仿佛将读者置身于壮丽的自然之中。然而,随即转入对战争与悲惨历史的描绘,诗人用“绝壁下鱼龙悲啸”来隐喻人间的苦痛,河水的波涛也似乎成为了历史血泪的见证。“一派灰飞官渡火”则更是直接指向战乱的惨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感。最后,诗人通过“但望中似见有人烟”这一句,带出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尽管眼前是无尽的忧愁与困惑,却也寄托了对人类生存的希望与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是对历史与现实深刻反思的结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漭漭河声:描写河流声音的浩荡,暗示着自然的力量。
  2. 捩柁处怒涛千尺:暗示在此时此刻,周围环境的动荡与混乱。
  3. 绝壁下鱼龙悲啸:鱼龙悲啸象征着战乱对生灵的伤害。
  4. 水波欲立:水波的高涨反映出紧张的局势。
  5. 一派灰飞官渡火:官渡战役的历史背景,带出战争的惨烈。
  6. 五更霜洒中原血:借助五更时分的寒霜,暗示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7. 问成皋京索事如何。都陈迹:询问过往的历史,发现只是残骸。
  8. 虫牢外,风萧瑟:外界的荒凉与内心的孤寂相映成趣。
  9. 廪延畔,沙堆积:暗示生计的困境,时间的流逝。
  10.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在河流中心望去,心中忧虑交织。
  11. 混混且拚流日夜,芒芒不辨天南北:迷茫中无尽的奔波,失去方向感。
  12. 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最终希望仍在,眼前似有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历史苦难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鱼龙悲啸”赋予生灵以情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韵律感更为强烈。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家国沧桑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对比,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寄望于希望的重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河声: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2. 怒涛:反映出动荡与不安。
  3. 陈迹:历史的残骸,象征着失落与悲哀。
  4. 人烟:希望与归属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漭漭河声”意指:
    A. 河流的平静
    B. 河流的浩荡
    C. 河流的污浊
    D. 河流的宁静

  2. “绝壁下鱼龙悲啸”中的“鱼龙”象征:
    A. 自然的美
    B. 战争的惨痛
    C. 人民的欢乐
    D. 动植物的繁盛

  3. 全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 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沧桑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C. 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D. 对和平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 - 李煜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满江红》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满江红》则更为关注国家的命运与希望的渴望,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的对话》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登浮光四望亭 客窗对雪 题钟秀阁 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题九灵山房图 题钟秀阁(为东湖古鼎铭长老作) 题九灵山房图(戴叔能读书处,时避地明州) 苏州府学生凌霄汉 吴人姜谧 贫家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辨真伪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阿权膴仕 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富在知足 几字旁的字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糹字旁的字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烟波浩渺 四点底的字 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纤绮 二字旁的字 自取富贵 恌躁 示字旁的字 掉嘴弄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