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1: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5:15
诗名:河传
作者:韦庄 〔唐代〕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
柳色葱茏,画桡金缕,
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青娥殿脚春妆媚,
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
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
驰骤轻尘,惜良辰翠蛾争劝临邛酒,
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
雾薄云轻,花深柳暗,
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
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
黛眉愁。
全诗翻译:
哪里有烟雨呢?在隋堤的春暮之际。
柳树的颜色青翠茂盛,装饰着金缕的画桡,
翠色的旗帜在香风中高高飘扬,水光映照着青娥殿下的妆容,
轻云中,妩媚的花妓若隐若现。
江都的宫阙,清淮的月光映照着迷楼,古往今来皆是忧愁。
春天已晚,风暖,锦城花开得正盛。
热闹的游人,驱赶着马车寻找胜景,
飞快地掠过轻尘,珍惜良辰美景,纤细的手指轻拂面颊,柳丝垂下。
归途之时,烟雾中传来钟鼓声,正是黄昏,让人销魂。
锦浦的春女,穿着绣衣金缕。
雾薄云轻,花开深处柳影幽暗,
此时正值清明,雨后初晴,玉鞭在烟霞路上魂断,
莺莺唱着,远望巫山的雨。
香尘缭绕,遥望翠槛红楼,
黛眉中透出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庄,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梦得,生于公元836年,卒于910年。他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隽永,情感细腻。韦庄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善于运用典故与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河传》作于唐代,由于唐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们常常在此背景下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游乐情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感慨。
《河传》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人情的诗,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开篇“何处,烟雨,隋堤春暮”,以烟雨和春暮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柔美的江南画卷。柳色葱茏,画桡金缕,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翠旗在香风中高扬,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欢愉与活力。
接着,诗人描绘了江都的宫阙与清淮的月亮,流露出对古今愁苦的感慨。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景,还有对历史的沉思,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伤。春晚的暖风与锦城的繁花,构成了一幅热闹的游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这一句将人们的欢乐与归家的哀愁相结合,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诗的最后,春女的形象与清明时节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展现了韦庄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
柳色葱茏,画桡金缕,
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青娥殿脚春妆媚,
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
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
驰骤轻尘,惜良辰翠蛾争劝临邛酒,
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
雾薄云轻,花深柳暗,
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
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
黛眉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庄
D. 白居易
诗中的“隋堤”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指的是哪个时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A. 烟雨、柳色、花海
B. 雪山、冰川
C. 日出、星空
D. 沙漠、海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河传》 vs. 《春江花月夜》
《河传》 vs. 《相见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