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5:29
安公子(中吕调)
作者: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
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长长的水面波光粼粼,楚地和淮岸遥远而迢迢,刚刚经历了一阵烟雨,芳草如染般青翠。
我急急忙忙地携带着书剑,面对这良辰美景,心中却倍感愁苦,出行的心情也愈加厌倦。
远望旷野一片沉沉,暮云阴沉沉的。夜色渐渐侵袭,急急划桨驶向村庄客栈。
认定回程已不远,舟子在呼唤,远远指着那一盏渔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楚乡”和“淮岸”都指代了中国的水乡地区,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多描写风景、离别和情感,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安公子》创作于柳永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安公子》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开头的“长川波潋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水乡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愁苦与厌倦逐渐浮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从美景到愁苦的转变,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柳永的词作常常带有一种忧伤的气质,这首词也不例外。在“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一句中,诗人即使置身于美好的自然景色之中,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的最后几句,舟子呼唤,渔灯闪烁,展现了一种归乡的希望,仿佛在呼唤着诗人回归。在这样宁静的夜色中,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渔灯的微光逐渐平静下来。这种情感的波动,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美景与愁苦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川波潋滟”中的“潋滟”指什么?
诗中“芳草青如染”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