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壬午元宵戏呈元汝功参议)》

时间: 2025-04-27 09:55:48

诗句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

东风著意催梅柳。

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后。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

觚棱金碧闻依旧。

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48

原文展示

《踏莎行(壬午元宵戏呈元汝功参议)》
作者:侯置 〔宋代〕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
东风著意催梅柳。
谁家银字小笙簧,
倚阑度曲黄昏后。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
觚棱金碧闻依旧。
明年何处看升平,
景龙门下灯如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节的美丽风光,正值中兴的时代。东风轻轻地吹拂,催促着梅花和柳树的生长。谁家在黄昏之后,倚着栏杆吟唱着银色的小笙声?拨开雪花,点亮灯笼,解下衣服,畅饮美酒。觚棱和金碧的美酒依然如故。明年我们又将在何处观赏这升平的景象呢?在龙门下,灯火如同白昼般明亮。

注释

  • 元夕:指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
  • 中兴:指国家复兴的时期。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暖花开。
  • 银字小笙簧:形容乐器声清脆悦耳。
  • 倚阑度曲:倚靠在栏杆上,随着曲调吟唱。
  • 拨雪张灯:拨开雪花,点亮灯笼。
  • 解衣贳酒:卸下外衣,畅饮美酒。
  • 觚棱金碧:指酒杯中美酒的色泽。
  • 升平:安定繁荣的时代。
  • 龙门:即龙门山,象征着美好的前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侯置,南宋时期的词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年代。他的作品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国家中兴之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体现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巧妙地结合了元宵节的欢庆场景与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开头的“元夕风光”便营造了一个欢快而热闹的节日氛围,东风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诗中“谁家银字小笙簧”的提问,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使读者不禁想象那优美的音乐在黄昏后响起的情景,仿佛置身于节日的欢乐之中。

接下来的“拨雪张灯,解衣贳酒”则通过具体的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画面,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欢快。最后两句“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尽管在欢庆当下,诗人却不忘展望未来,体现了一种对升平盛世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描绘元宵节的美丽景象,强调这一时节正是国家复兴的时期。
  2. 东风著意催梅柳:春风吹拂,梅花和柳树开始生长,象征春天的来临。
  3. 谁家银字小笙簧:引出对节日音乐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4. 倚阑度曲黄昏后:人在黄昏时分倚靠栏杆,吟唱曲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态。
  5.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一系列动词动作,展示出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6. 觚棱金碧闻依旧:描写美酒的色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描绘。
  7. 明年何处看升平:展望未来,对未来的安定和繁荣充满期待。
  8. 景龙门下灯如昼:描绘灯火辉煌的场景,象征着光明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灯如昼”形象地比喻了灯光的明亮。
  • 拟人:通过“东风著意”来赋予自然界的风一种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拨雪张灯,解衣贳酒”,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的欢快气氛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升平时代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夕:象征团圆与欢乐。
  • 东风:代表春天与新生。
  • 梅柳:春天的象征,寓意生命的重生。
  • :象征光明与希望。
  • :代表欢庆与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元宵节
    •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3. “明年何处看升平”中的“升平”指的是什么?

    • A. 贫困
    • B. 安定繁荣
    • C. 动荡不安
    • D. 战争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但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思念与情感。
  •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则展现了元宵节的欢庆与团圆,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金山妙高堂 赠刘惠卿二首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 晓看芙蓉 春尽感兴 早发建安寺过大擽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午睡起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验大效 厘祀 书通二酉 歹字旁的字 努牙突嘴 帝枝 閠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没世不忘 万涂一辙 朴古 智勇兼备 脚开头的成语 哑结尾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徐偃王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