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灵均》

时间: 2025-04-27 06:11:15

诗句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篱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1:15

原文展示:

灵均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篱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白话文翻译:

不要问灵均过去游历的地方,江边的篱笆在春天结束时,岸边的枫树已进入秋天。 直到现在,这件事还有谁能洗清,月光照耀着楚山和湘江水流。

注释:

  • 灵均:指屈原,字灵均,古代楚国诗人。
  • 江篱:江边的篱笆。
  • 春尽:春天结束。
  • 岸枫秋:岸边的枫树已进入秋天。
  • 此事何人雪:指屈原的冤屈至今无人能洗清。
  • 楚山:楚地的山,指屈原的故乡。
  • 湘水:湘江,流经楚地。

典故解析:

  • 灵均:屈原的字,此处代指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忠而被谗,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 楚山湘水:指屈原的故乡和流经其地的湘江,常用来象征屈原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黄滔在感慨屈原的悲剧命运和忠贞不渝的精神时所作,通过描绘屈原的故乡景色,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故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江篱春尽岸枫秋”一句,既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喻了屈原悲剧的一生。而“至今此事何人雪”则表达了屈原的冤屈至今无人能洗清的悲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屈原故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问灵均昔日游:不要问屈原过去游历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不想过多提及屈原的悲剧,以免引起更多的悲伤。
  2. 江篱春尽岸枫秋:江边的篱笆在春天结束时,岸边的枫树已进入秋天,这里通过季节的更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屈原悲剧的永恒。
  3. 至今此事何人雪:直到现在,屈原的冤屈还有谁能洗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感慨。
  4. 月照楚山湘水流:月光照耀着楚山和湘江水流,这里通过对屈原故乡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拟人:“江篱春尽岸枫秋”中的“春尽”和“秋”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屈原悲剧的永恒。
  • 对仗:“月照楚山湘水流”中的“楚山”和“湘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故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屈原悲剧的描绘,寄托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意象分析:

  • 江篱:江边的篱笆,象征着屈原的故乡和悲剧的起点。
  • 岸枫:岸边的枫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屈原悲剧的永恒。
  • 楚山湘水:楚地的山和湘江,象征着屈原的故乡和悲剧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均”指的是谁? A. 黄滔 B. 屈原 C. 李白 D. 杜甫

  2. “江篱春尽岸枫秋”中的“春尽”和“秋”分别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和屈原悲剧的永恒 B. 春天的美丽和秋天的凄凉 C. 自然的循环和人生的无常 D. 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美丽

  3. “至今此事何人雪”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A. 屈原的冤屈 B. 屈原的游历 C. 屈原的诗歌 D. 屈原的故乡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对楚国的忠诚。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滔的《灵均》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但《灵均》更侧重于对屈原悲剧的描绘,而《离骚》则更侧重于表达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对楚国的忠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楚辞》:收录了屈原等楚国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屈原和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代表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悼亡姬 听赵秀才弹琴 观猎 女冠子·昨夜夜半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喜迁莺·街鼓动 赠边将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艾结尾的成语 望空捉影 闳言崇议 彐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不测之智 丹之所藏者赤 哀而不伤 目字旁的字 人头税 五花肉 拆东补西 病字头的字 白头不终 消声器 包含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