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去扇》

时间: 2025-05-12 10:21:41

诗句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1:41

原文展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白话文翻译:

城墙上风起,蜡烛显得寒冷,华丽的帷幕拉开,露出飞翔的凤凰。已经知道秦女升仙的姿态,不要用圆形的轻纱隔开牡丹。

注释:

  • 风生:风起。
  • 蜡炬:蜡烛。
  • 锦帷:华丽的帷幕。
  • 翔鸾:飞翔的凤凰,比喻美丽的女子。
  • 秦女:指传说中的秦穆公女儿弄玉,后升仙。
  • 圆轻:轻薄的圆形纱帐。
  • 牡丹:象征富贵和美丽。

典故解析:

  • 秦女升仙: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丈夫萧史一起升仙的传说。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女子美丽非凡,有超凡脱俗之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城墙上的风、蜡烛、帷幕和凤凰,以及秦女升仙的典故,表达了对美丽和高贵的向往,以及对世俗隔阂的拒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典故的运用,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场景。城墙上的风和蜡烛的寒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而锦帷开处露出的翔鸾,则象征着高贵和美丽。秦女升仙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一句“休把圆轻隔牡丹”,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任何形式隔阂的拒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上风生蜡炬寒:城墙上的风吹起,蜡烛显得寒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
  2. 锦帷开处露翔鸾:华丽的帷幕拉开,露出飞翔的凤凰,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3. 已知秦女升仙态:已经知道秦女升仙的姿态,暗示了女子的美丽非凡和超凡脱俗。
  4. 休把圆轻隔牡丹:不要用轻薄的圆形纱帐隔开牡丹,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珍视和对隔阂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翔鸾”比喻美丽的女子。
  • 典故:引用秦女升仙的典故,增强诗意。
  • 象征:牡丹象征富贵和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丽和高贵的向往,以及对世俗隔阂的拒绝。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任何形式隔阂的反抗。

意象分析:

  • 风生:象征孤寂和清冷。
  • 蜡炬寒:象征孤独和寒冷。
  • 锦帷:象征华丽和高贵。
  • 翔鸾:象征美丽和高贵。
  • 秦女升仙:象征超凡脱俗。
  • 圆轻:象征隔阂和束缚。
  • 牡丹:象征富贵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翔鸾”比喻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飞翔的鸟 C. 高贵的动物 D. 美丽的花朵

  2. 诗中的“秦女升仙”典故出自哪里?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列仙传》

  3. 诗中的“圆轻”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隔阂 C. 富贵 D. 自由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描绘了宫廷中的美丽场景,与黄滔的诗有相似的华丽和高贵意境。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去扇》与李商隐的《无题》: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李商隐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凉 为其年题词 贺新凉 送霂 贺新凉 冬夜书怀 贺新凉 放鱼 贺新凉 鸦阵 贺新凉 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 贺新凉 寄邓孝威 贺新凉 得来韵再和 贺新凉 南塘泛舟观荷 贺新凉 其庸诗人携谒吴梅村墓,墓为君新考定核实重建者,颇为壮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温直 手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背暗投明 踶跂 慧心妙舌 鸟字旁的字 重栾 群鸿戏海 卜结尾的成语 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物论沸腾 弃旧图新 丿字旁的字 急头 转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