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02
原文展示:
马嵬二首 黄滔 〔唐代〕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 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 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
白话文翻译:
战马在风中嘶鸣,一渡过河,泪水滴落便化作惊涛骇浪。 鸣响的泉水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哀思,流经陇头时呜咽声多。 龙脑香移,凤辇留存,可能永远流传千古。 如果夜台中香魂尚在,应会化作烟花从陇头升起。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马嘶鸣、泪水化作惊波、泉水呜咽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悲剧的深切同情。诗中“铁马嘶风一渡河”描绘了战乱的惨烈,“泪珠零便作惊波”则象征了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后两句通过“龙脑移香凤辇留”和“夜台若使香魂在”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永恒记忆和对杨贵妃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悲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深切同情和对杨贵妃的怀念。诗中通过战马嘶鸣、泪水化作惊波、泉水呜咽等意象,展现了悲剧的惨烈与深远影响,强调了这段历史的永恒记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泪珠零便作惊波”中的“惊波”象征什么? A. 战乱的惨烈 B. 杨贵妃的悲剧命运 C. 皇帝的哀思 D. 历史的永恒记忆
诗中“鸣泉亦感上皇意”中的“上皇”指的是谁?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唐中宗
诗中“夜台若使香魂在”中的“香魂”指的是谁? A. 唐玄宗 B. 杨贵妃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