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严陵钓台》

时间: 2025-04-26 21:47:31

诗句

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31

原文展示:

严陵钓台 黄滔 〔唐代〕 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他最终选择在烟霞中做一个隐居的野人,一根竹竿不换取华丽的衣冠。即使使用直钩,也能钓起熊罴这样的大猎物,只有先生您才是真正懂得钓鱼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 野夫:指隐士,不问世事的人。
  • 簪裾:指华丽的衣冠,代指官职或世俗的荣华。
  • 直钩: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用直钩,意在表达不以常法行事。
  • 熊罴:指大猎物,这里比喻大成就或大志向。

典故解析:

  • 直钩钓鱼: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钓鱼用直钩,意在表达他志不在鱼,而在贤君。这里用来比喻诗人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隐逸、超脱为主。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官场失望或对隐居生活有所向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诗中“一竿竹不换簪裾”一句,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而“直钩犹逐熊罴起”则进一步以姜太公的典故,表明诗人虽隐居却不失志向,有着高远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终向烟霞作野夫”,表达了诗人最终选择隐居的决心,烟霞象征着隐居的山水环境,野夫则指隐士。
  • 次句“一竿竹不换簪裾”,通过对比竹竿与簪裾,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持和对世俗荣华的拒绝。
  • 第三句“直钩犹逐熊罴起”,借用姜太公的典故,表明诗人虽隐居但志向不凡,有着高远的追求。
  • 末句“独是先生真钓鱼”,点明诗人是真正懂得钓鱼(即追求真正志向)的人,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一竿竹不换簪裾”与“直钩犹逐熊罴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持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 典故:使用姜太公直钩钓鱼的典故,增强了诗句的意蕴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隐居的山水环境,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然与宁静。
  • 竹竿:代表简朴生活,与世俗的簪裾形成对比。
  • 直钩:借用典故,象征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竿竹不换簪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生活 B. 坚持简朴生活 C. 无所谓生活态度 答案:B

  2. “直钩犹逐熊罴起”借用了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姜太公 B. 孔子 C. 老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与黄滔的诗有相似的隐逸主题。

诗词对比:

  • 黄滔的《严陵钓台》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滔的诗更强调对世俗荣华的淡漠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创作的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登金紫阁访上人次韵 送人之官外岛 题太平兴国官 述怀 舟行 登锡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倾国 拯拔 接目镜 肉字旁的字 敢为敢做 谷字旁的字 窗外有耳 难于上天 草字头的字 近水楼台先得月 更深夜静 祫祀 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剑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