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8:56
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在清晨的月光下,春天的温柔荡漾着,趁着轻烟飘浮。小燕子飞过小桥,更加飞向画桥的头。它们叼着食物唧唧叫,绕着高楼追逐着小船。不怨恨东风把柳絮吹得像雪一样,反而怨恨那东流的江水。
此诗中提到的“东风”和“东流”都与春天的气候和自然现象有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变化。燕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是春天的使者。
作者介绍:周寿昌,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作品多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柳絮纷飞的时节,诗人借助大自然的变化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这首《春光好 柳絮》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开篇的“飘月晓,荡春柔”勾勒出一个温柔的春晨,月光与春风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燕子飞过小桥,似乎在追逐春天的呼唤,表达了生命的活力。
“衔来双燕啁啾”的描写更是生动,燕子在空中穿梭,构成了春天的音符,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而“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则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眼前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深具情感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常常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衔来双燕”指的是: A. 两只燕子 B. 两只乌鸦 C. 两只麻雀
诗中“不怨东风吹作雪”是表达: A. 对春风的喜爱 B. 对柳絮的惋惜 C. 对东流的怨恨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愁苦 C.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