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2: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03:12
闲倚江楼,凉生半臂,天高过雁来小。
紫芡波寒,青芜烟淡,南浦云帆缥缈。
潮带离愁,去冉冉夕阳空照。
寂寞东篱,白衣人远,渐黄花老。
见说西湖鸥鹭少,孤山路醉魂飞绕。
荻蟹初肥,莼鲈更美,尽酒怀诗抱。
待南枝春信早,巡檐对梅花索笑。
月落乌啼,渐霜天钟残梦晓。
我闲坐在江边的楼上,微凉的风袭来,冷意透过衣袖。天空高远,雁阵飞来却显得渺小。
紫色的芡草在寒波中摇曳,青色的芜苇在薄雾中隐现,南边的港口中,云帆轻轻飘荡,犹如梦幻般缥缈。
潮水带走了我的离愁,夕阳渐渐西沉,空中闪烁着斜阳的余晖。
我独自一人,寂寞地待在东篱,远方的白衣人隐约可见,渐渐地,菊花也开始泛黄。
听说西湖的鸥鹭已经稀少,孤山的路上,我醉意朦胧,仿佛灵魂在飞舞。
秋天的荻蟹刚刚肥美,莼菜和鲈鱼更加鲜美,我尽情饮酒,怀着诗意与梦想。
我期待南枝传来的春天消息,站在屋檐下,对着梅花微笑。
月亮已落,乌鸦啼叫,渐渐地,霜天的时钟敲响了残梦的清晨。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围绕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氏州第一》创作于古代江南水乡,诗人以江楼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故人、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思虑。
《氏州第一》以江楼为起点,描绘了一幅秋日水乡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抒情的笔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开篇“闲倚江楼,凉生半臂”,通过简单的动作和感受,立刻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紫芡波寒,青芜烟淡”描绘了水边的植物,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仿佛置身于那片秋水之畔。
“潮带离愁,去冉冉夕阳空照”一句,将离愁与自然景象结合,夕阳西下的画面更添几分伤感。诗人以“寂寞东篱,白衣人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白衣人象征着远方的朋友,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秋天的美食“荻蟹初肥,莼鲈更美”,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孤寂转向期待,最后以“月落乌啼,渐霜天钟残梦晓”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并存的感觉。诗中交织着自然美与人情美,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细腻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白衣人”可能象征什么?
A. 友人
B. 隐士
C. 游人
D. 诗人自己
“月落乌啼,渐霜天钟残梦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期待
C. 伤感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荻蟹初肥,莼鲈更美”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美食的赞美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