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2:52
赴官秦中
作者: 袁枚 〔清代〕
六朝云物旧淹留,更向咸阳作壮游。
万首诗编秦楚地,半生官领帝王州。
未知两陕谁吾土,孤负三吴说故侯。
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前往秦中任职的心情与感慨。六朝时期的云雾与事物仍旧在这里留存,然而我却要再度向咸阳进发,进行一场壮丽的游历。秦楚大地上有万首诗歌汇聚,而我在官场中度过了半生,掌管着帝王的州府。我不知道在这两省之间,哪里才是我的故土,不能辜负三吴地区的人们对我的殷切期望。当我抵达函关时,正是四月,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感到一阵春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云,晚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咏物,追求个性与自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袁枚任职期间,他在前往秦中任职的途中,感受到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结合了对历史的追溯与个人的感受,展示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赴官秦中》以袁枚的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现了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六朝云物旧淹留”引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敬仰,仿佛将读者带回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接着,诗人指出即将前往咸阳的壮游,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里的“壮游”不仅是对旅途的期待,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探索。
“万首诗编秦楚地”,这句展示了秦楚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感受到那里的诗歌氛围,仿佛与文人墨客对话。接下来的“半生官领帝王州”,则带出诗人对自己官职的反思与怀疑,表达了对权力与责任的复杂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迷惘。“未知两陕谁吾土”展现了诗人对归属的困惑,“孤负三吴说故侯”则传达了对故乡人们的歉意,说明他在外任职期间对故土的牵挂。
最后的“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旅途中的愁苦,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哀愁。整首诗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朝云物”所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
A. 唐朝
B. 宋朝
C. 六个朝代
D. 明朝
诗中提到的“咸阳”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秦国的都城
D. 一个州府
诗人对故土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怀念与歉意
C. 愉快与兴奋
D.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