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8:42
青玉案(池亭)
浮萍不碍鱼行路。细数鱼来去。静倚溪阴深觅句。碧鲜清润,影摇香度。易觉阑干暮。凫雏深傍苹根住。浴罢红衣褪残缕。一寸江湖可付。渚兰汀草,卧烟敧雨。荒了垂纶处。
浮萍不妨碍鱼的游动,我在静静地数着鱼的来去,倚靠在溪水的阴影里,深思吟咏。水面碧绿鲜明,映照着摇曳的香气。很容易就感受到,暮色已渐渐降临。小野鸭深深依偎在浮萍的根旁。洗过澡的它,红色的羽衣褪去了残余的水珠。一寸江湖可供我倾诉,岸边的兰草和汀洲的野草,在烟雨中安静地卧着。此处的垂钓之地,已然荒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池塘的静谧景象,借浮萍与鱼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质(约1040-1100),字子华,号白云,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质晚年,生活环境较为安逸,常常游赏江湖,沉浸于大自然的优美之中,诗中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青玉案(池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池塘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浮萍和鱼的互动,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篇“浮萍不碍鱼行路”,言简意赅地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状态,浮萍虽繁杂,却并不妨碍鱼儿的自由游动,暗示着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静坐在溪水的阴影下,寻思吟咏,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湖水的清澈与小野鸭的悠然自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诗中“浴罢红衣褪残缕”一句,生动描绘了小鸭洗澡后的状态,传达了生命的纯净与活力。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结尾“荒了垂纶处”,暗示着昔日的垂钓之趣已不复存在,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浮萍不碍鱼行路”中的“浮萍”指的是什么?
诗中“浴罢红衣褪残缕”意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荒了垂纶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质的《青玉案(池亭)》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质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豪放的情怀与壮阔的景象。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