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时间: 2025-05-04 04:02:29

诗句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2:29

原文展示:

三乡过日君年几,
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
校书郎变作尚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与友人微之的相聚时光,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朋友的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了。时光不仅催人老,也让人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校书郎变成了尚书。

注释:

  • 三乡:指的是诗人和朋友相聚的地方,可能是指乡村或家乡。
  • 君年:对朋友的尊称,表示对其年岁的询问。
  • 五十馀:五十岁以上,表示年纪较大。
  • 年催:岁月的催促,使人变老。
  • 校书郎:古代一种文官职称,负责校对书籍。
  • 尚书:高级官职,负责国家事务,地位显赫。

典故解析:

“校书郎”和“尚书”是古代官职的称谓,反映了个人的身份变化。诗中通过身份的转变,体现出人生的变化以及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白居易对友人境遇的关注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作涵盖了爱情、友情、政治等多个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治上逐渐升迁之际,反映了他对友人微之的关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淡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友人微之年过半百,诗人以此为契机,思考人生的变化。诗中提到的“校书郎”和“尚书”,不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出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情感细腻而真实。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人们在岁月面前的无力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欣慰与祝福。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乡过日君年几”:询问朋友在三乡的生活,想知道他现在的年纪。
    • “今日君年五十馀”:感慨朋友已年过五十。
    • “不独年催身亦变”:不仅岁月催促,人的身心也在变化。
    • “校书郎变作尚书”:身份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对“年”的反复提及,加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对友人年岁的询问与身份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反映出白居易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意象分析:

  • 三乡:象征着友谊与归属感。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校书郎与尚书:象征着社会地位的变化与人生的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君年”指的是谁的年纪?

    • A. 诗人的年纪
    • B. 朋友的年纪
    • C. 其他人的年纪
  2. “校书郎”与“尚书”之间的转变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平淡
    • B. 社会地位的变化
    • C. 友谊的消失
  3. 诗中提到的“三乡”可能指代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朋友的家乡
    • C. 乡村聚会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与杜甫的《春望》,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后者则更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两首诗在主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宴清都·连理海棠 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浣溪沙·桂 十二郎·垂虹桥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醉桃源·芙蓉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高阳台·落梅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问语 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危自省 隐恻 冰山难靠 鼻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行成于思 富埒天子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婺女 强膂 至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