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冀城北原作》

时间: 2025-07-27 10:38:00

诗句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8:00

原文展示:

冀城北原作
白居易 〔唐代〕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白话文翻译:

这片野外的景色是多么苍茫,秋天的声音也显得格外萧瑟。
风吹起黄沙,落日驱赶着征途上的车马。
这是哪个朝代建立了这个国家,疆域又超过百里呢?
古今的事物并不相待,市集上总是没有固定的居所。
往昔的人们在城邑中,如今却变成了丘墟。
往昔的墓地,现在却化为里巷。
繁华与衰败相互催促,日月交替着它们的居所。
世事变迁没有遗留的风采,又怎能知道它的开端?
千年之后的行人,怀古之情空留踌躇。


注释:

  • 莽苍:形容广阔而苍茫的样子。
  • 萧疏:形容声音清冷而稀疏。
  • 黄埃:指黄土或黄沙,象征荒凉。
  • 征车:指行军或出征的车马。
  • 丘墟:指废墟,表明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去。
  • 里闾:指村庄或居住的地方,反映生活的变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何代此开国”可以引申为历史的变迁,反映出朝代更替的无情。
  • “废兴相催迫”表现出历史的循环和无常,暗指兴衰更替的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既有抒情也有描写社会生活的内容,风格广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时代背景是唐朝的衰落,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冀城北原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苍茫的野色与萧疏的秋声,营造出一幅秋日的荒凉图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诗的第一句通过“野色何莽苍”展现了广阔而苍茫的自然,接着“秋声亦萧疏”则为这种苍茫增添了几分孤寂与凄凉。接下来的几句则借助风、落日、征车等意象,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诗人在回顾历史时,提出“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引发对历史朝代更替的思考,表现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同时,诗人也指出古今事物的无常与变迁,强调“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最后,诗人通过“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总结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传达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也反映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助。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生存境况与历史的无情,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色何莽苍:描绘了一片广阔的野外,色彩苍茫,给人以辽阔的感觉。
  2. 秋声亦萧疏:秋天的声音显得寂寥,增添了诗的凄凉气氛。
  3. 风吹黄埃起:黄沙被风吹起,象征着荒凉与变迁。
  4. 落日驱征车: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行军的车马,暗示着历史的流逝。
  5. 何代此开国:询问哪个朝代建立了这个国家,表现出对历史的追问。
  6. 封疆百里馀:指的是昔日的疆域,表现出当时的雄壮。
  7. 古今不相待:古代与现代的事物不再相互联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
  8. 朝市无常居:市集的繁荣不再固定,象征着社会的动荡。
  9. 昔人城邑中:曾经的人们生活在城邑中。
  10. 今变为丘墟:如今的城邑已化为荒丘,表现出衰败。
  11. 昔人墓田中:原本的墓地象征着传统与历史。
  12. 今化为里闾:如今变成了平常的居所,暗示着生活的变迁。
  13. 废兴相催迫:繁荣与衰败相互催促,暗示历史的循环。
  14. 日月互居诸:日月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5. 世变无遗风:世事变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6. 焉能知其初:如何能知道事情的开端。
  17. 行人千载后:千年后的行人。
  18. 怀古空踌躇:怀念过去却无所适从,表现出对历史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丘墟”比喻废弃的城邑,形象生动。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如“日月互居”。
  • 对仗:如“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表现出古今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体现了人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色:象征广袤与荒凉,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关注。
  2. 秋声:代表凋零与孤寂,暗示时间的流逝。
  3. 黄埃:象征着衰败与荒凉,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4. 征车:代表昔日的繁荣与历史的进程。
  5. 丘墟:意指废墟,表现出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们的繁华生活
    B. 历史的变迁与衰落
    C. 自然的美丽
    D. 战争的胜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行人千载后,怀古空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象都是生动的,充满生命力。 (对/错)


答案:

  1. B
  2. 踌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1. 白居易 vs. 杜甫
    • 白居易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反映,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 两位诗人在描写历史变迁时,白居易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感受,杜甫则通过直白的叙述呈现时代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玉楼春(大石) 关河令 渔家傲(般涉) 红罗袄(大石秋悲) 浣沙溪(四之三) 浣溪沙 其一 点绛唇 仙吕伤感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西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点头道是 衣字旁的字 马迟枚疾 放辟邪侈 四点底的字 雨字头的字 虑变 平赃 恃强怙宠 包含舷的词语有哪些 东风射马耳 鼠窃狗盗 同字框的字 庖膳 布策 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