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9
一丛花 暮春感事
作者: 蒋纫兰 〔清代〕
绿窗睡起日融融。小立倚东风。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
相逢丹桂影重重。难与诉愁衷。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
春日的阳光透过绿色的窗帘,温暖而柔和。我轻轻倚靠在东风中。琼楼静谧,晶莹的帘子掩盖了窗外的景色,隐约可见巫峡的云雾缭绕。房间近在眼前,人却远在天边,孤雁和鱼在水中游弋,幽怨的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呢?在桂花的影子中重重叠叠,难以与人诉说心中的愁苦。生气于鹦鹉竟能传递消息,重重的门扉掩盖着我的孤独与悲伤。想要驱散漫长的夜晚,随意翻阅书本,然而心中的恨意却难以消解。
作者介绍:蒋纫兰(约1640-约1700),清代女诗人,才情出众,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她的诗歌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情感,反映出当时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局限与抑郁。
这首诗在描绘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春日阳光、琼楼、巫峡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然而,随着字句的深入,诗中流露出的幽怨与愁苦逐渐显现。诗人以“绿窗”和“东风”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但随后又通过描绘“室迩人遐”和“幽怨倩谁通”的情景,反映出自身的孤独和与世隔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用“生憎鹦鹉能传事”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对难以沟通的愤懑与无奈,显示出在情感交流中遭遇的障碍。整首诗流露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美好春日的向往,也有对无尽愁苦的感慨,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超凡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交流上的困境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孤独与思念
C. 社会的压迫
“生憎鹦鹉能传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鹦鹉的喜爱
B. 对沟通障碍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