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丛花 暮春感事》

时间: 2025-04-26 12:22:29

诗句

绿窗睡起日融融。

小立倚东风。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

相逢丹桂影重重。

难与诉愁衷。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9

原文展示

一丛花 暮春感事
作者: 蒋纫兰 〔清代〕

绿窗睡起日融融。小立倚东风。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
相逢丹桂影重重。难与诉愁衷。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阳光透过绿色的窗帘,温暖而柔和。我轻轻倚靠在东风中。琼楼静谧,晶莹的帘子掩盖了窗外的景色,隐约可见巫峡的云雾缭绕。房间近在眼前,人却远在天边,孤雁和鱼在水中游弋,幽怨的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呢?在桂花的影子中重重叠叠,难以与人诉说心中的愁苦。生气于鹦鹉竟能传递消息,重重的门扉掩盖着我的孤独与悲伤。想要驱散漫长的夜晚,随意翻阅书本,然而心中的恨意却难以消解。

注释

  • 绿窗:指绿色的窗帘,象征春日的生机。
  • 琼楼:美丽的楼阁,寓意幽静、雅致的环境。
  • 巫峡:指巫山的峡谷,历史上以美景著称,常与思念相关。
  • 苕递:指水中的鱼和水草,相互交叠,象征孤独。
  • 丹桂:指桂花,代表着思念和愁苦。
  • 鹦鹉:能言善语的鸟,暗示传递消息的角色。
  • 恨无穷:表达内心愁苦无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纫兰(约1640-约1700),清代女诗人,才情出众,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她的诗歌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情感,反映出当时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局限与抑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绘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春日阳光、琼楼、巫峡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然而,随着字句的深入,诗中流露出的幽怨与愁苦逐渐显现。诗人以“绿窗”和“东风”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但随后又通过描绘“室迩人遐”和“幽怨倩谁通”的情景,反映出自身的孤独和与世隔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用“生憎鹦鹉能传事”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对难以沟通的愤懑与无奈,显示出在情感交流中遭遇的障碍。整首诗流露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美好春日的向往,也有对无尽愁苦的感慨,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超凡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窗睡起日融融:描绘春日阳光透过窗帘,温暖而舒适。
  2. 小立倚东风:诗人在东风中轻轻倚靠,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姿态。
  3. 琼楼寂静晶帘掩:静谧的楼阁,晶莹的帘子遮挡了外界的视线,暗示内心的孤独。
  4. 分明是巫峡云封:巫峡的云雾也传达出一种隐秘与愁苦。
  5.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房间近在眼前,人却远在天边,表达了孤独感。
  6. 幽怨倩谁通:幽怨的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呢?
  7. 相逢丹桂影重重:桂花的影子重重叠叠,象征着思念。
  8. 难与诉愁衷:内心的愁苦难以倾诉。
  9. 生憎鹦鹉能传事:对鹦鹉的嫉妒,暗示想要传递情感却无处可诉。
  10. 重门掩空自啼红:重重的门扉掩盖着孤独的哭泣。
  11.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想要打发漫长的夜晚,随意翻阅书本。
  12. 怎奈恨无穷:然而心中的愁苦却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绿窗”、“琼楼”等意象比喻内心的情感世界。
  • 对仗:如“雁鱼苕递”,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如“鹦鹉能传事”,赋予动物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交流上的困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窗: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琼楼:代表着美好而静谧的环境。
  • 巫峡:作为思念的象征,传达出远方的情感。
  • 丹桂:象征着思念与愁苦。
  • 鹦鹉:暗示沟通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孤独与思念
    C. 社会的压迫

  2. “生憎鹦鹉能传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鹦鹉的喜爱
    B. 对沟通障碍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答案

  1. B
  2. B
  3. 诗人通过“绿窗”、“琼楼”、“巫峡”等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2. 温庭筠《更漏子》:描绘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蒋纫兰的《一丛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孤独,但蒋纫兰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直白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李清照与她的诗词》
  4.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日 重五 其二 哭潘义荣二首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 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出峡题舟中 渡胡源口二绝 其二 悼六兄宗鲁 其一 辛未中春旦极热流汗暮而风雨如深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歆固 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缶字旁的字 上水船 心口相应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呈瑞 镸字旁的字 阒无人声 湔濯 包含挟的成语 展谒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井窥天 包含花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