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黄河颂倚声广洋》

时间: 2025-04-26 12:20:27

诗句

亹亹昆仑,漭漭阳陵,大壑在东。

更汤汤骇浪,南迷楚望,滔滔德水,北浸尧封。

沉璧无灵,负薪莫救,千里崩腾宇舍空。

思往事,恁黄流泛滥,天汉疑通。

谁期再凿鸿蒙。

迈禹步、辛勤正八风。

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二川分导,积石从容。

九里滋膏,六亲惠泽,无复流离道路中。

吟望处,正天街箫鼓,喁唱声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27

原文展示

亹亹昆仑,漭漭阳陵,大壑在东。更汤汤骇浪,南迷楚望,滔滔德水,北浸尧封。沉璧无灵,负薪莫救,千里崩腾宇舍空。思往事,恁黄流泛滥,天汉疑通。谁期再凿鸿蒙。迈禹步辛勤正八风。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二川分导,积石从容。九里滋膏,六亲惠泽,无复流离道路中。吟望处,正天街箫鼓,喁唱声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昆仑山巍峨,阳陵广阔,东边有大壑;更有波涛汹涌的河流,南方的楚地被迷雾笼罩,北方的尧封被黄河浸润。沉沉的璧玉失去了灵气,挑起柴薪的人无法救助,千里之地崩腾不已,天空的房屋也空荡荡的。追忆往事,黄河的水流泛滥,似乎与天汉相通。谁能想到重新开凿鸿蒙之路?迈着禹的步伐辛勤劳作,正迎着八方的风。高锁的三门,碧波荡漾,二川分流,积石安详。九里之地滋润丰饶,亲人们享受着恩泽,不再有流离失所的道路。吟唱眺望之处,正是天街上箫鼓齐鸣,欢声笑语相汇成一片。

注释

  • 亹亹:形容声势浩大的样子。
  • 昆仑:指中国的名山,象征着高大和雄伟。
  • 漭漭:形容广阔无垠的样子。
  • 汤汤:形容水流的声势,大而急。
  • 崩腾:形容水势翻腾、气势磅礴。
  • 黄流:指黄河的水流。
  • 鸿蒙:指宇宙未开之时,象征混沌与无垠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喻蘅,近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以其激昂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期,作者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观的描绘,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展现了民族的精神气概和历史的沉淀。

诗歌鉴赏

《沁园春·黄河颂倚声广洋》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壮丽景象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以昆仑山和黄河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开篇的“亹亹昆仑,漭漭阳陵”,将读者引入一个辽阔的天地,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

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与文化,如“沉璧无灵”、“千里崩腾”,这些意象不仅强调了黄河的雄伟,也使诗歌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作者通过“思往事”,表达了对历史洪流的感慨,似乎在探寻黄河与中华民族命运的关联。

在表达对未来的期盼时,诗中提到“迈禹步辛勤正八风”,体现了对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诗的最后,吟唱声同的景象,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和谐的社会氛围。

整首诗将自然、历史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亹亹昆仑,漭漭阳陵”:描绘了昆仑山的巍峨和阳陵的广阔,设定了壮阔的背景。
  • “更汤汤骇浪,南迷楚望”:进一步描绘黄河的波涛与南方的迷雾,展示了自然的变化。
  • “沉璧无灵,负薪莫救”:用比喻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奈,沉重的历史负担使人无力救助。
  • “思往事,恁黄流泛滥,天汉疑通”:追忆历史,黄河的泛滥与天汉的连接,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
  • “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宁静与美好,象征着和平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河比作历史的流动,展现其重要性。
  • 对仗:如“九里滋膏,六亲惠泽”,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黄河的崇敬与热爱,反映了历史的深邃与民族的坚韧,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伟岸与庄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 黄河:代表中华文明的摇篮,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 碧波清晏: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 A. 细腻
    • B. 雄伟
    • C. 温柔
  2. 诗里哪个意象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摇篮?

    • A. 昆仑
    • B. 黄河
    • C. 三门
  3. “迈禹步辛勤正八风”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期待
    • C. 疑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喻蘅的《黄河颂》,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前者偏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民族精神与历史传承。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蕴。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女冠子 访女道者 女冠子·庚辰岁元夕 女冠子 癸丑元夕用宋蒋竹山韵 女冠子 咏美人坐禅和彭羡门原韵 女冠子 秋雨 女冠子•春闺 女冠子 其二 女冠子 其一 清明题亡儿镦遗墨柳条双燕幅,拟韦端己 女冠子 玉簪 女冠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米 班衣戏采 入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撧耳顿足 聊以自况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辵字旁的字 板锉 免战牌 门字框的字 客座 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过则勿惮改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