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时间: 2025-05-18 19:57:40

诗句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端详犹未全忘。

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9:57:40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作者: 俞樾 〔清代〕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端详犹未全忘。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边景致,旁边的小瀛洲上建有精致的房屋,烟雾和水波交融在一起。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九月的秋天依然美丽,菊花还未凋零,梅花的消息也尚未被人知晓。旧日的梦境已经模糊,但新的吟唱依然悠扬,沿着长桥吟唱,曲折而长。再提起曾经的沁园,记忆中它位于鄱阳。细细回想,依然没有完全忘记。又在蓝纸上写下满满一张。仿佛使者的星星飞来,带来了旧日的雨,美人石在此刻升起,陪伴着襄王。我在楼头寄情,凭栏远眺,爱这如妆般的峰峦。感到幸运的是,得以与先生分享这山色湖光。

注释

  • 小瀛洲:指的是一个小岛,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
  • 精庐:精致的房屋。
  • 烟水徜徉:烟雾和水波缠绵交融。
  • 菊容未老:菊花的容颜依旧美丽。
  • 梅信:梅花的消息,指梅花尚未盛开。
  • 沁园:这里指的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鄱阳:指的是鄱阳湖,风景如画的地方。
  • 美人石:传说中的石头,寓意美丽。
  • 襄王: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象征着伟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年-1907年),字葱,号荆川,晚号静庐,清代诗人、学者,擅长于诗词、散文和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时期,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宁静与安慰,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开篇便以“小瀛洲”的美丽景致引入,描绘出烟水缥缈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氛围。“三春虽过,九秋正好”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菊花的盛开与梅花的隐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回忆旧梦,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吟唱“长桥九曲”,将记忆的曲折与美丽交织在一起。

重提“沁园”的瞬间,诗人似乎回到了那个宁静的时光,细细品味每一份美好。诗中“美人石”和“襄王”的提及,不仅增添了神秘与古韵,也使得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愫。最后,凭栏远眺,爱山色湖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珍惜,表达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细腻,兼具了哲理与美感,是一首充满了人文情怀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 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旁边是小瀛洲,建有精致的房子,周围烟雾和水波交融,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场景。
  2.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 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秋天的景色依然美丽,菊花仍然盛开,梅花也在悄然绽放,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3.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 旧日的梦已经模糊,但新的吟唱依然悠扬,沿着长桥吟唱,表现出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交融。
  4.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 再次提起沁园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5. 端详犹未全忘。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 细细回想,依然没有忘记,似乎又在蓝纸上写下了满满的感慨。
  6.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 使者的星星飞来,带来了旧日的情感,美人石的出现伴随着古代传说中的襄王,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7.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 在楼头寄情,凭栏远眺,喜爱这如妆般的山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8.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 感到幸运的是与先生分享这美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如妆的山峦,生动形象地传达出美的感受。
  • 对仗:如“三春虽过,九秋正好”,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美人石起,起伴襄王”,赋予了石头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幸福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瀛洲:象征着世外桃源,清幽安宁的生活空间。
  • 菊花与梅花:分别象征着坚韧与隐秘的美,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
  • 沁园:象征着人心灵的归宿,纯净的理想空间。
  • 美人石:象征着美好与传奇,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峰峦: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俞樾
    • D. 白居易
  2. “美人石起,起伴襄王”中的“美人”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 B. 一块石头
    • C. 传说中的人物
    • D.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菊容未老”,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秋天的厌倦
    • B. 对生命的珍惜
    • C. 对春天的怀念
    • D. 对过往的遗忘

答案

  1. C. 俞樾
  2. B. 一块石头
  3. B. 对生命的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江雪》 - 柳宗元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俞樾的《沁园春》 VS 杜甫的《登高》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俞樾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抒发了对人生的忧虑与思考。

以上是对《沁园春》全方位的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眉妩 残月和韵 眉妩 师曾世兄新婚将别,词以慰之,即送其赴日本。用白石韵 眉妩 七夕,过人家看乞巧 眉妩 眉妩 寄调高谡园纳姬京邸 眉妩 香河初度书怀 眉妩 七夕感事 眉妩 题唤梦词集图用碧山新月韵 眉妩 次王碧山韵,月当头 眉妩 本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华 方正不阿 攒锋聚镝 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左更 至字旁的字 包含绷的词语有哪些 同是天涯沦落人 青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白字旁的字 緑竹 根朽枝枯 非字旁的字 鱼笺雁书 口字旁的字 半歇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