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9: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9:57:40
沁园春
作者: 俞樾 〔清代〕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端详犹未全忘。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边景致,旁边的小瀛洲上建有精致的房屋,烟雾和水波交融在一起。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九月的秋天依然美丽,菊花还未凋零,梅花的消息也尚未被人知晓。旧日的梦境已经模糊,但新的吟唱依然悠扬,沿着长桥吟唱,曲折而长。再提起曾经的沁园,记忆中它位于鄱阳。细细回想,依然没有完全忘记。又在蓝纸上写下满满一张。仿佛使者的星星飞来,带来了旧日的雨,美人石在此刻升起,陪伴着襄王。我在楼头寄情,凭栏远眺,爱这如妆般的峰峦。感到幸运的是,得以与先生分享这山色湖光。
俞樾(1821年-1907年),字葱,号荆川,晚号静庐,清代诗人、学者,擅长于诗词、散文和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时期,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宁静与安慰,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开篇便以“小瀛洲”的美丽景致引入,描绘出烟水缥缈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氛围。“三春虽过,九秋正好”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菊花的盛开与梅花的隐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回忆旧梦,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吟唱“长桥九曲”,将记忆的曲折与美丽交织在一起。
重提“沁园”的瞬间,诗人似乎回到了那个宁静的时光,细细品味每一份美好。诗中“美人石”和“襄王”的提及,不仅增添了神秘与古韵,也使得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愫。最后,凭栏远眺,爱山色湖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珍惜,表达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细腻,兼具了哲理与美感,是一首充满了人文情怀的佳作。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端详犹未全忘。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幸福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美人石起,起伴襄王”中的“美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菊容未老”,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是对《沁园春》全方位的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