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心》

时间: 2025-05-09 13:43:43

诗句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

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43:43

诗词名称: 沁园春 心

作者: 厉鹗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
覆莲状未分明。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深厚而复杂的情感,隐秘的情感难以捉摸,像一寸通透的犀角,内心的情感汹涌而难以显露。诗中提到的“针才棘刺”暗指爱情的痛苦与甜蜜并存,“镇馀银液”则象征着珍贵的情感。虽有小小的怜惜,却也难免心中的怨恨,棋局的变化更是让人心生不平。掩盖着情感的罗襟,令人感叹曾经的灰烬几乎已尽,琴声传来,情思更深。情感犹如未分明的莲花,玲珑的智慧在眼中显现。欢愉的瞬间如同危悬的柱子,离别的催促如同乱飘的旌旗,门内轻挑的秋风暗合着内心的愁苦,闲愁在此处特别生长。面对花前的相见,唯有彼此的深情才能算得真正的盟约。


注释:

  • 一寸通犀:比喻心灵的通透与感受的细腻。
  • 脉脉:形容眼神或情感深邃而难以捉摸。
  • 记针才棘刺:暗指爱情中的痛苦与甜蜜。
  • 镇馀银液:象征珍贵的情感。
  • 小恰容怜:描述一种小小的怜爱。
  • 莫近弹棋:劝诫不要接近棋局,象征变幻无常的情感。
  • 罗襟:衣襟,象征情感的表露与掩盖。
  • 琴声:象征着往昔的情感回忆。
  • 覆莲状未分明:比喻模糊的情感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清代文人对爱情、离别的思考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复杂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厉鹗,字惟楚,号兰亭,清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情感深邃而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期,文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愈发细腻,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沁园春 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情感的细腻和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开头的“一寸通犀”展现了诗人对情感深度的思索,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一系列意象,将爱情的痛苦与甜蜜交织在一起。诗中反复提到的“琴声”、“莲状”都暗示着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诗在音韵上也体现了清代词人的风格,优美而富有节奏感,情感的起伏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诗的结构上,前半部分着重描绘情感的复杂性,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情感的反思与总结。通过“欢娱”与“别离”的对比,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无常与脆弱。这首诗充满了文化内涵与情感的张力,读来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形容情感的透彻与深邃。
    •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爱情的苦涩与甜蜜交织。
    •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小小的怜爱与内心的怨恨。
    •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有情感的掩藏与往昔的感叹。
    •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欢愉时刻的脆弱感。
    • “别离催就,乱若悬旌”:离别的催促与情感的混乱。
    •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内心的愁苦与秋天的暗合。
    •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真正的情感需要用心去换。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寸通犀”比喻心灵的通透。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表现其复杂性。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表现出典雅的风格。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爱情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情感:象征着复杂而深邃的人际关系。
  • 琴声:象征着过往的情感。
  • 莲花:象征着情感的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寸通犀”比喻什么? A. 友谊
    B. 情感的深度
    C. 美食

  2. 诗中提到的“琴声”象征什么? A. 过往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烦恼

  3.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的意思是? A. 欢愉时刻的脆弱感
    B. 快乐是短暂的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厉鹗与李清照的情感表达:
    • 厉鹗多用复杂的意象,表达情感的深度与脆弱。
    • 李清照则更直接,展现情感的细腻与瞬息万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词典与古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重阳前一日朱楚亭龙山书屋看桂同邓湘皋孝廉作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江夜怀陶丈季寿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 其二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 其一 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预坐 丶字旁的字 愁长殢酒 龜字旁的字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欺罔视听 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野荒民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乍雨乍晴 摔角 软硬兼施 干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来觐 悄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