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游莫斯科有感》

时间: 2025-05-23 12:20:27

诗句

艳丽骄阳,凛冽寒风,我到俄京。

望街头绿树,翳然夏色,河中金浪,冷若冬晴。

旧迹长存,新装隐现,历史名城不负名。

想当日,联盟瓦解,举世曾惊。

飘扬三色旗旌,已不见镰刀五角星。

忆烽烟十月,一声炮响,翻腾百载,几度鏖兵。

熙攘红场,庄严陵墓,更有谁人拜列宁。

天下事,看潮流汹涌,青史无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20:27

原文展示

沁园春 游莫斯科有感
作者: 朱帆 〔近代〕

艳丽骄阳,凛冽寒风,我到俄京。
望街头绿树,翳然夏色,河中金浪,冷若冬晴。
旧迹长存,新装隐现,历史名城不负名。
想当日,联盟瓦解,举世曾惊。
飘扬三色旗旌,已不见镰刀五角星。
忆烽烟十月,一声炮响,翻腾百载,几度鏖兵。
熙攘红场,庄严陵墓,更有谁人拜列宁。
天下事,看潮流汹涌,青史无情。

白话文翻译

在艳丽的骄阳下,凛冽的寒风中,我来到俄罗斯的首都。
我望着街头的绿树,夏天的色彩在阴翳中显现,河水泛起金色的波浪,寒冷得如同冬天晴朗的日子。
旧的痕迹依然存在,新的装饰隐隐约约,历史名城名不虚传。
回想当年,苏联解体,曾令全世界惊讶。
如今飘扬的三色旗帜,再也看不见镰刀和五角星的标志。
忆起烽火连天的十月,炮响一声,百年历史翻腾,经历了几度战争。
熙熙攘攘的红场,庄严的陵墓,谁还能拜访列宁的遗体。
天下的事务,潮流汹涌,历史的书卷无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艳丽骄阳:形容阳光明媚、灿烂。
  • 凛冽寒风: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 翳然:遮蔽、阴暗的样子。
  • 金浪:形容河水泛起金色的波浪。
  • 镰刀五角星:指苏联的国旗象征,镰刀和锤子代表工农联盟。
  • 烽烟十月: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事件。
  • 青史无情:指历史记载严酷无情,时间不留情面。

典故解析:

  • 苏联解体:指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
  • 列宁:指俄罗斯革命的领导者,苏联的创始人,其陵墓成为历史的见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历史的敏锐洞察著称,作品多探讨历史变迁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莫斯科期间,正值历史转型之际,作者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游历莫斯科的场景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开篇的“艳丽骄阳,凛冽寒风”展现了莫斯科的自然景观与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冰冷的寒风也有温暖的阳光,象征着历史的复杂与矛盾。接着,作者观察到街头的绿树与河水的金浪,生动地描绘了城市的夏日景象,却又在意象中透出了冷清的冬日氛围。

诗中提到的“旧迹长存,新装隐现”,暗示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变迁,反映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敬重与思考。随后的“联盟瓦解”指的是苏联的解体,作品从个人视角切入,展现了历史的巨变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在描绘红场和列宁陵墓时,作者不仅回顾了历史,还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天下事,看潮流汹涌,青史无情”总结了历史的无情与变迁的必然。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历史的感叹与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艳丽骄阳,凛冽寒风,我到俄京。
    描述天气的对比,暗示复杂的情感。

  • 望街头绿树,翳然夏色,河中金浪,冷若冬晴。
    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城市的美与冷。

  • 旧迹长存,新装隐现,历史名城不负名。
    强调历史的延续与城市的变化。

  • 想当日,联盟瓦解,举世曾惊。
    直接提及历史事件,增强历史感。

  • 飘扬三色旗旌,已不见镰刀五角星。
    对比新旧政权,反映变迁。

  • 忆烽烟十月,一声炮响,翻腾百载,几度鏖兵。
    纪念十月革命,强调战争的残酷。

  • 熙攘红场,庄严陵墓,更有谁人拜列宁。
    提及历史人物,反映时代的变迁。

  • 天下事,看潮流汹涌,青史无情。
    总结历史的无情与不可逆。

修辞手法:

  • 对比:阳光与寒风、绿树与金浪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 象征:三色旗与镰刀五角星分别象征新旧政权的更替。
  • 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增加句子的节奏感与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莫斯科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机。
  • 寒风:象征历史的冷酷与现实的残酷。
  • 绿树:象征生命与繁荣。
  • 金浪:象征财富与变化。
  • 红场:象征历史与权力的中心。
  • 列宁:象征革命与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镰刀五角星”象征什么?
    A. 新政权
    B. 旧政权
    C. 自然景观
    D. 个人情感

  2. “天下事,看潮流汹涌,青史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看法?
    A. 怀旧
    B. 无所谓
    C. 无情
    D. 美好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关注历史与人生,但朱帆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 《朱帆诗集》
  • 《历史的感叹:近现代诗歌中的历史观》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赠侯三郎中 赠东邻王十三 正月十五日夜月 寒食江畔 题庐山山下汤泉 九江北岸遇风雨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春题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堕云雾中 休得 鼠字旁的字 破口 曰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微察秋毫 一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倾开头的成语 瓜分鼎峙 体尝 撤废 一丁至微 概日凌云 过意不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