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02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作者:晁补之
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
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
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
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
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
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
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
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
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
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
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
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
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
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
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
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卢敖游历到八极,最终来到北阴的荒墟。
突然间,隐入了幽深的谷地,见到一位奇特的男子。
他泪水如雨,肩上飞舞着鸢鸟,深邃的眼睛和浓密的胡须。
他在风中翩翩起舞,似乎享受着无尽的乐趣。
看到卢敖默默无语,慢慢地下了手臂走去。
卢敖悄悄跟在他后面,似乎觉得他心情不悦。
于是问道:“你究竟为何而来,迷惑到如此境地?”
虽然这里荒凉北境,仍然能遇见日乌。
过来有个玄妙的门,昏暗与墨黑不可久留。
说话的时候仿佛在欺骗灵魂,让人陷入空虚。
起初我读《秦记》,怀疑是忽帝的徒弟。
如今听到天上的话语,才发现与夸父齐名。
追逐太阳向虞谷奔去,力竭而叹息。
阳光本是自然规律,我也安于此。
若是那位士人何以气馁,沉郁于山海的角落。
浑沌早已死亡,人生活得真是多舛。
晁补之(约1050-1120年),字叔言,号尘叟,宋代诗人,擅长词,兼工诗。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晁补之的诗作往往包含丰富的哲理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宋代,是晁补之在一次游历中的灵感之作。诗中表现了对人生苦短、追求理想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是一首体现了晁补之思想深邃与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卢敖与奇男子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奇男子的形象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给予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中反复出现的“幽”和“乐”,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
诗句中“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流露出一种无力与失落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尽管如此,诗人仍然选择安于自然的状态,体现了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又深邃的意境,邀请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卢敖与奇男子的对比,探讨了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卢敖游八极”中的“八极”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夸父”是指什么?
“阳舒固物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