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7:49
筍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
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
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
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
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
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
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
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
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
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
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
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
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
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
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
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
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
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
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
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
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
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
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
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7:49
行路难(丙戌秋作)
作者:宋濂
筍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
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
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
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
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
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
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
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
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
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
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
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
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
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
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
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
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
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
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
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
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
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
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
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的艰难旅程。起初,诗人乘着小舟,水路曲折,步伐缓慢,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诗人感到一阵忧伤。自比失去家园的流浪狗,孤独无助地四处游荡。远处的沙洲边,枯萎的杨树失去了新绿。一个小房间就像小舟一样,偶尔遇到新酿的美酒,然而主人却面色苍白,走路缓慢。想要询问却又感到羞涩。用百钱买来一斗酒,勉强满足内心的空虚。酒未饮入,眼前却见到奇怪的景象。船上的人们头缠布巾,脚色如同染红,仿佛在等待食物,像饥饿的鹤。突然有人来到席间,让我感到如沐大汗。放下酒杯,倚靠在门边,远远吸入江水的清凉。青山对我微笑,虽然不语,却让我心情舒畅。往日我追求标致,如今却觉得这不过是俗事。年轻时我曾是无畏的流浪汉,甚至想要冲破这个屋子。喧闹如同百般杂技,世间的丑恶难以尽数。生平所见未曾如此,情感在心头翻涌。夜晚我躺入窝中,周围乱糟糟的稻草无法束缚。屋瓦漏星,墙壁如同风矢。水车贴近四周,转动的轮轴受到阻碍。解开衣服暂时休息,与树下宿营无异。清晨出门,视野开阔,远处山岭收起片云,前方的滩涂上落下双只野鸭。眼前的景色本是美好,抚怀却欲哭泣。天地虽无私情,但人事有倚伏。台观变成陷阱,席子却成了武器。休要叹息行路难,羊肠小道也能通往平坦的大路。
宋濂(1480年-1555年),字景濂,号石庵,明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文章见长,曾任翰林院修撰,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朝廷事务。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
此诗创作于明代丙戌年秋季,正值诗人游历之际,面对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行路艰辛的反思和感悟。
《行路难》以极具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表现出一种对人生艰辛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致、游子的孤独以及周遭的世态人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忧伤氛围。
诗中“筍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开篇即以航行的艰难引入主题,随后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仿佛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曲折。诗人借用“丧家狗”的比喻,深刻表达了流浪者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展现出内心的苦闷与思索。
在后半部分,诗人虽然仍然感到困顿,但通过与自然的对话,似乎获得了一丝释然,“青山向我笑”,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释怀。最后的“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更是将前面的辛劳与苦恼转化为对未来的希望,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困境的审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行路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透出一种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还反映了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与坚持,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选择题:诗人用哪个比喻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A. 丧家狗
B. 饿鹤
C. 孤舟
D. 白云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____。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句“羊肠乃平陆”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