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9:29
〔宋代〕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读书佐酒”:苏舜钦为人豪放不受约束,喜欢饮酒。他在岳父杜祁公的家里时,每天黄昏的时候读书,并边读边饮酒,动辄一斗。岳父对此深感疑惑,就派人去偷偷观察他。当时他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行刺秦始皇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随从车上时,他拍案叹息道:“真可惜呀!没有打中。”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又读到张良说:“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意让我遇见陛下呀。”他又拍案叹道:“君臣相遇,如此艰难!”又喝下一大杯酒。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原文出自元·陆友仁《研北杂志》)
苏舜钦早期诗作,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形成他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的主导艺术风格。后期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诗作,风格幽独闲放,与前期诗作大相径庭。
诗歌理论 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是一致的。他在《石曼卿诗集序》中说:“诗之于时,盖亦大物。”所谓“大物”,即是指诗可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变”,若统治者有“采诗”制度,就可以据以“弛张其务”,达到“长治久安”。因此,他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诗能“警时鼓众”。而且如前所言,他还提出过“文之生也害道德”的颇为极端的意见。其实苏氏为人性格偏于豪放开张,并无道学家的气息,他的这些主张与他在仕途上积极进取的欲望有重要的关系。
【 静胜堂夏日呈王尉 】 虚堂吏事稀,吟卧欲忘机。窗静蜂迷出,帘轻... 详情
【 和石曼卿明河咏 】 八月银河好,天高夜自明。楼台通迥意,风露... 详情
【 兴庆池 】 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助晓远昏山,浮秋... 详情
【 城南感怀呈永叔 】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蔼蔼,长道... 详情
【 松江长桥未明观渔 】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涛面白烟... 详情
【 对酒 】 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予年已壮... 详情
【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古今共传... 详情
【 沧浪亭怀贯之 】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 详情
【 沧浪静吟 】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山蝉带响... 详情
【 庆州败 】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 详情
【 哭曼卿 】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高歌长吟... 详情
【 暑中杂咏 】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 详情
【 和淮上遇便风 】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 详情
【 水调歌头·沧浪亭 】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 详情
【 题花山寺壁 】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 详情
【 初晴游沧浪亭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 详情
【 沧浪亭记 】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 详情
【 淮中晚泊犊头 】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