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沧浪亭》

时间: 2025-07-12 07:56:26

诗句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56:26

原文展示: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白话文翻译:

在太湖岸边潇洒漫步,静静地凝视着洞庭山。鱼龙潜藏的地方,被浓密的烟雾深深笼罩。正思念着陶朱公和张翰,忽然看到一叶扁舟急速划桨,破浪载着鲈鱼归来。夕阳下,暴风雨来临,归途绕过汀湾。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在盛世中展现,耻于闲散。为何壮年时显得憔悴,华发已变朱颜。打算借寒潭垂钓,又怕鸥鸟猜疑,不肯靠近青色的钓丝。划桨穿过芦荻,默默地看着波澜。

注释:

  • 潇洒:形容举止自然大方,不拘束。
  • 淡伫:静静地凝视。
  • 渺弥:形容水面辽阔,烟雾弥漫的样子。
  • 陶朱张翰:指古代的陶朱公(范蠡)和张翰,都是隐逸的高士。
  • 撇浪:破浪。
  • 汀湾:水边的小湾。
  • 耻疏闲:以闲散为耻。
  • 华发改朱颜:形容衰老,头发由黑变白,面色由红润变苍老。
  • 青纶:青色的钓丝。

典故解析:

  • 陶朱张翰: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经商,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张翰,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隐逸著称。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中提及他们,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舜钦,字子美,宋代文学家,与欧阳修、梅尧臣并称“苏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湖岸边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太湖岸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开篇即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态度,而“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则进一步以神秘的意象表达了隐逸的向往。后文通过对扁舟、鲈鱼的描写,以及对暴风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结尾处“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开篇即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态度,潇洒地漫步在太湖岸边,静静地凝视着洞庭山。
  •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以神秘的意象表达了隐逸的向往,鱼龙潜藏的地方被浓密的烟雾深深笼罩。
  •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正思念着古代的隐士,忽然看到一叶扁舟急速划桨,破浪载着鲈鱼归来。
  •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夕阳下,暴风雨来临,归途绕过汀湾。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在盛世中展现,耻于闲散。
  •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为何壮年时显得憔悴,华发已变朱颜。
  •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打算借寒潭垂钓,又怕鸥鸟猜疑,不肯靠近青色的钓丝。
  •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划桨穿过芦荻,默默地看着波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中的“烟雾深锁”比喻隐逸之地的神秘与幽深。
  • 拟人:如“又恐鸥鸟相猜”中的“相猜”赋予鸥鸟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中的“潇洒”与“淡伫”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太湖岸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太湖岸: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 洞庭山:象征着宁静与深远。
  • 鱼龙隐处:象征着隐逸与神秘。
  • 扁舟急桨:象征着忙碌与奔波。
  • 落日暴风雨:象征着变幻与无常。
  • 寒潭垂钓:象征着闲适与宁静。
  • 鸥鸟相猜:象征着猜疑与隔阂。
  • 刺棹穿芦荻:象征着坚韧与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朱张翰”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范蠡和张翰 B. 陶渊明和张翰 C. 范蠡和陶渊明 D. 陶渊明和李白

  2. 诗中的“撇浪载鲈还”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渔夫捕鱼归来 B. 船只破浪前行 C. 鸥鸟飞翔 D. 风雨交加

  3. 诗中的“耻疏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闲散生活的向往 B. 对忙碌生活的厌倦 C. 对闲散生活的羞耻 D. 对忙碌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气概,而苏舜钦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舜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苏舜钦诗集》:收录了苏舜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苏舜钦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兄弟 [亦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商山富水驿(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姓名,因此改为富水驿)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寄卢先辈 春晚题韦家亭子 中途寄友人 沈下贤 闺情代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坚驱良 巳字旁的字 瑶草琪葩 疲隶 采字头的字 业字旁的字 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艰食鲜食 重床叠架 枯颅 雨字头的字 谐熙 包含奚的词语有哪些 发棠之请 齐字旁的字 迎引 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协定 公开头的成语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