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9:38
《寄卢先辈》 作者:杜牧 〔唐代〕
一从分首剑江滨,
南国相思寄梦频。
书去又逢商岭雪,
信回应过洞庭春。
关河日日悲长路,
霄汉年年望后尘。
愿指丹梯曾到处,
莫教犹作独迷人。
自从分别后,我在剑江的水边思念不已,
南国的情思常常寄托在梦中。
写信过去却又在商岭上看到了雪,
对方的回信却已在洞庭湖的春天。
关山河流日日让我为漫长的路感到悲伤,
高空上年年我都在盼望着往日的踪迹。
希望能指引我到曾经的地方,
不要再让我独自陷入迷茫。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融合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牧与友人卢先辈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时代背景下,战乱频繁,诗人因仕途波折,常有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寄卢先辈》是杜牧怀友之情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分首剑江滨”展现了分离的痛苦,剑江的水波仿佛在诉说着这份情感。而“南国相思寄梦频”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频繁与沉重。接下来的“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描绘了书信往来的艰难与期盼,商岭的雪与洞庭的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相思的苦涩。
后半部分“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则更为深沉,关山河流的阻隔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悲凉,宛如漫长的旅途,年年岁岁都在回望着过去的种种,渴望着前方的希望。最后两句“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则表露出诗人对归属和理想的渴望,呼吁着友人的指引,恳求不要再让自己陷入孤独的迷茫之中。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也具备了对时代的感触,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道路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归属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迷茫的深刻体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剑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愿指丹梯曾到处”中“丹梯”象征着什么?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杜牧的《寄卢先辈》与王维的《相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杜牧的诗更加注重于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感,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抒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