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守居园池杂题·霜筠亭》

时间: 2025-04-24 15:00:08

诗句

危亭入幽深,正在修篁里。

坐久寒逼人,暂来须索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0:08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霜筠亭 文同 〔宋代〕 危亭入幽深,正在修篁里。坐久寒逼人,暂来须索起。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亭子深入幽静之地,正处在茂密的竹林之中。坐得久了,寒气逼人,即使短暂停留也必须起身离开。

注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幽深:幽静深远。
  • 修篁:茂密的竹林。
  • 寒逼人:寒气逼人。
  • 暂来:短暂停留。
  • 须索起:必须起身离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守居园池杂题》是一组描写园池景物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霜筠亭中的体验,通过亭子、竹林和寒气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寒冷气候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深静谧的竹林景象。首句“危亭入幽深”,用“危亭”形容亭子的高耸,与“幽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正在修篁里”,进一步点明了亭子所处的环境——茂密的竹林之中,增添了一抹自然的生机。后两句“坐久寒逼人,暂来须索起”,则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传达了寒气的逼人和不得不起身离开的无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寒意和作者的不舍。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危亭入幽深”,通过“危亭”和“幽深”两个词,描绘了亭子的高耸和环境的幽静深远,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次句“正在修篁里”,用“修篁”形容竹林的茂密,进一步丰富了景象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
  • 后两句“坐久寒逼人,暂来须索起”,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传达了寒气的逼人和不得不起身离开的无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危亭”比喻亭子的高耸,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寒逼人”将寒气拟人化,使其具有了逼迫人的特性,增强了寒意的感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亭子、竹林和寒气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寒冷气候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 危亭:高耸的亭子,象征着高远和深邃。
  • 修篁:茂密的竹林,象征着自然和生机。
  • 寒逼人:寒气逼人,象征着寒冷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危亭”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亭子 B. 危险的亭子 C. 古老的亭子 D. 破旧的亭子

  2. 诗中的“修篁”指的是什么? A. 修剪过的竹子 B. 茂密的竹林 C. 枯萎的竹子 D. 稀疏的竹子

  3. 诗中的“寒逼人”表达了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寒冷的感受 C. 寒冷的景象 D. 寒冷的心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文同《守居园池杂题·霜筠亭》与王维《竹里馆》:两者都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景象,但文同的诗更注重感受和情感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查询

湖上作 和赵监丞春江送别 和御制祀后土 和御制降圣节内中道场睹瑞鹤神雀歌 和人春暮 和人春暮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 汉上偶书 海康西馆有怀 归州留别傅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一物降一物 早春图 亠字旁的字 左右翼 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耸揖 戈字旁的字 包含弦的成语 见惯司空 包含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综的词语有哪些 游朋 霞友云朋 提督 雨愁烟恨 四方八面 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