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芦台四景 其三 盘古沟壑》

时间: 2025-05-12 19:50:56

诗句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

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50:56

原文展示: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白话文翻译:

水流满了平坦的渠,草木繁茂覆盖了丘陵,乡土人虽知道祭祀,却不知其来源。闲来无事就从头数起帝王的纪元,追溯到最早的庖牺时代。

注释:

  • 水满平渠:渠指的是水道,水满说明水流充盈,可能暗示丰收或自然的滋养。
  • 土人知祀不知由:土人指的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知道进行祭祀,但并不知道祭祀的由来。
  • 闲将帝纪从头数:闲来无事,便从历史上开始数起帝王的纪年。
  • 庖牺最上头:庖牺是中国传说中的创世神,代表了最早的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政,明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明代文学的风格特征。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蕴含深厚的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对人类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反思。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然景观为开篇,描绘了水流与草木的生机盎然,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首句“水满平渠草满丘”不仅描绘了丰美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人们依赖自然生存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土人知祀不知由”则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祭祀的盲从,表达了对文化根源的思考,令人反思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最后两句“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则将思考升华,回溯历史,强调了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文明的传承。这种从自然到历史的思考,表现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在平静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重压与文化的深邃,激发了对人类起源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满平渠草满丘: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丰盈与生机,水草丰美,象征着生命力。
  2. 土人知祀不知由:指出当地人虽然知道进行祭祀,但对其意义和起源却无从知晓,反映了文化的遗忘。
  3. 闲将帝纪从头数: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态,通过数帝纪来追溯历史。
  4. 原在庖牺最上头:最终回归到中华民族的起源,庖牺象征着中国文化的源头。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满与草满比喻自然的丰饶。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土人”赋予人性,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深思,表现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滋养。
  • :代表自然的繁盛与生机。
  • 土人:代表普通民众,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遗忘。
  • 庖牺:象征着中国文化的起源,代表着人类的创始与历史的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庖牺”指代哪个文化符号? A. 祭祀的神灵
    B. 重要的历史人物
    C. 中国的创世神
    D. 自然景观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自然的美丽
    B. 文化的遗忘与传承
    C. 社会的变迁
    D. 民众的生活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马政的《盘古沟壑》相似,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马政则更注重文化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与文化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留别蹇道士拱辰 山坡陀行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 和陶饮酒二十首 夫人阁四首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烂舌根儿 建之底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田字旁的字 勉为其难 不分高下 无耻之尤 皮字旁的字 对症用药 小偷小摸 疋字旁的字 包含黻的词语有哪些 年高有德 士字旁的字 名宝 淡而不厌 害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