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1: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22:45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
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
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太阳在西山下隐去,河水低洼处的乱箭似乎在移动。
虫儿在明亮的月光下飞舞,喜鹊在落花的树枝间盘旋。
兰色的衣襟在北边的沟壑中轻柔飘荡,玉匣中传出鼓声回响。
听说有黄莺在鸣叫,朦胧的帐幕下晨云悄然披开。
作者介绍:卢照邻,字景升,号天池,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繁荣,人们对自然美的描绘愈加细腻且富有诗意。诗中描绘的清晨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凌晨》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日掩鸿都夕”以日落引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随后“河低乱箭移”则以动感的形象呈现自然界的变化。虫鸟的活泼与花枝的柔美相映成趣,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诗中“兰襟帐北壑”的描绘,既展示了诗人的衣着,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玉匣鼓文漪”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仿佛让读者听到了晨曦中的乐声。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的美感,也使得整体意境更加丰富。
最后一句“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黄莺的啼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清晨的自然景色展开,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掩鸿都夕”中的“鸿都”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虫飞明月户”中描写的时间是?
A) 傍晚
B) 清晨
C) 正午
诗中提到的鸟是?
A) 燕子
B) 喜鹊
C) 黄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壮阔的视野与豪情。相比之下,卢照邻的《凌晨》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