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溪上行》

时间: 2025-05-17 13:36:25

诗句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3:36:25

原文展示:

溪上行 张嵲 〔宋代〕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白话文翻译:

垂下的树荫覆盖着碧绿的水波,竹林的影子在空中投射。 旁边有一条小径通向远方,穿过云层不知通往何方。

注释:

  • 垂阴:指树荫下垂。
  • 覆:覆盖。
  • 绿波:指水波。
  • 檀栾:形容竹林茂密。
  • 影空注:影子在空中投射。
  • 微径:小路。
  • 穿云:穿过云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溪边行走时所见的美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溪边行走的画面。首句“垂阴覆绿波”通过“垂阴”和“绿波”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树荫覆盖水面的景象,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次句“檀栾影空注”则通过“檀栾”和“影空注”进一步强化了竹林的茂密和影子的投射,增添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则引入了小径和云层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张嵲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阴覆绿波”:通过“垂阴”和“绿波”的结合,描绘了树荫覆盖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 “檀栾影空注”:“檀栾”形容竹林茂密,“影空注”则表现了竹林影子的投射,增添了幽深神秘的感觉。
  • “傍有微径通”:引入小径的元素,暗示了通向远方的可能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 “穿云向何处”:通过“穿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垂阴覆绿波”和“檀栾影空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
  • 拟人:“穿云向何处”中的“穿云”拟人化了小径,赋予了它探索和冒险的特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体现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垂阴:树荫下垂,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 绿波:水波,象征着自然的流动和生命的活力。
  • 檀栾:竹林茂密,增添了幽深神秘的氛围。
  • 影空注:竹林影子的投射,强化了幽深神秘的感觉。
  • 微径:小路,暗示了通向远方的可能性。
  • 穿云:穿过云层,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阴覆绿波”中的“垂阴”指的是什么? A. 树荫下垂 B. 水波 C. 竹林 D. 小径

  2. “檀栾影空注”中的“檀栾”形容的是什么? A. 树荫 B. 水波 C. 竹林 D. 小径

  3. “穿云向何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未知的好奇 C. 对远方的向往 D. 对冒险的恐惧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溪上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宁静和和谐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张嵲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 睡起观山 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 赏菊四首 冻蝇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霜露 和徐盈赠诗二首 其二 寄题萧民望齐云栖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艮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如获石田 曚昽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刮楹达乡 风驰电卷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鹵字旁的字 包含屿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暍暍 殴公骂婆 无所错手足 大会 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