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1:09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一匹骝马在金色的鞍上闪耀,驰骋征战来到皋兰。
边塞的风渐渐变得急促,长城的水流此时正寒冷。
雪色昏暗中,铿锵的铠甲声沉重,山峦高耸如喷玉般难以攀登。
我不怕横跨大漠,流血又何时能干呢?
“长城”暗示了国家的防御和边疆的险峻,而“流血几时干”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血腥与牺牲,传达了士兵的不屈精神。
卢照邻(约630年-约700年),字景仁,号少陵,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擅长描写边塞题材,作品多表现壮丽的山河与战争的悲壮。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值边疆频繁战斗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征战中的情景,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悲伤。
《横吹曲辞·紫骝马》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以“骝马照金鞍”引出战争的气氛,生动地描绘出战马的英俊与威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描绘了边塞的自然环境,“塞门风稍急”,暗示着战事的紧迫与严峻,长城的寒水则表现了战士们在严酷环境中的艰难境地。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雪暗鸣珂重”展现了战斗的紧张和危机感,铠甲的声响如同战斗的号角,传递着一股悲壮的情感。最后一句“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坚定态度与不屈精神,战士们甘愿为国捐躯,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激昂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忠诚,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情感渲染力的作品。
此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忠诚与勇气,展现了士兵在边疆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中“骝马照金鞍”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马的速度
B. 马的美丽与威武
C. 马的疲惫
“不辞横绝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恐惧
B. 豪情壮志
C. 无所谓
诗中的“流血几时干”意在说明什么?
A. 战争的无情
B. 战士的勇敢
C. 诗人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