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贺新郎 缪园与谷梁话旧》

时间: 2025-05-06 14:52:16

诗句

鹃舌啼春冷。

记并州、十年飘泊,蝶侥蜂倖。

花露微蒸才抑鲊,小阁围香说饼。

闹多少、帘痕帽影。

烛底新翻杨枝曲,字斜行、写上春衣领。

只此事,君应省。

江南四月残红静。

又逢君、斜阳一水,盈盈舴艋。

暂借芳园聊话旧,坐皱绿芜三径。

算聚散、来朝难定。

鸿爪那能长留住,笑繫腰、彭祖徒窥井。

一弹指,三生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2:16

原文展示

贺新郎 缪园与谷梁话旧
作者: 陈维崧

鹃舌啼春冷。记并州十年飘泊,蝶侥蜂倖。花露微蒸才抑鲊,小阁围香说饼。闹多少帘痕帽影。烛底新翻杨枝曲,字斜行写上春衣领。只此事,君应省。江南四月残红静。又逢君斜阳一水,盈盈舴艋。暂借芳园聊话旧,坐皱绿芜三径。算聚散来朝难定。鸿爪那能长留住,笑繫腰彭祖徒窥井。一弹指,三生顷。

白话文翻译

春寒中杜鹃啼叫,回想起在并州漂泊的十年时光,仿佛蝴蝶侥幸而至,蜜蜂偶尔光临。花露微微蒸发,才勉强抑制住香气,小阁楼里围绕着香气,谈论着美味的点心。闹得多少帘痕和帽影。烛光下新翻的杨枝曲,字迹斜斜地写在春衣的领口。只有这件事,君应当明白。江南四月,残红静默。再次见到君时,夕阳斜照在水面上,舟船轻盈摇曳。暂时借着芳园聊聊旧事,坐在皱褶的绿草小径上。算来算去,聚散的时光难以确定。鸿爪怎能长久留住,笑着系住腰间的彭祖徒然窥井。一弹指,三生的时光瞬息而逝。

注释

  • 鹃舌:指杜鹃鸟的叫声。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十年飘泊:表示作者在外漂泊的岁月漫长。
  • :一种食物,通常指咸鱼。
  • 小阁:小房间,指幽静的环境。
  • 杨枝曲:指一种曲调或歌词,可能与春天有关。
  • 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象征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1626-1682),清代诗人,字子璐,号天柱,江苏常熟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词,尤其以婉约风格见长。陈维崧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经历了战乱与漂泊,生离死别的情感在词中有所体现。此时的江南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成为抒发感情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贺新郎 缪园与谷梁话旧》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开篇以“鹃舌啼春冷”引入,杜鹃的啼声与春寒的氛围交织,立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叙述中,作者回忆起自己在并州的漂泊生活,十年的岁月让他倍感孤独与无奈,蝴蝶和蜜蜂的出现恰似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瞬间,却又无法常驻。

接着,诗人通过“小阁围香说饼”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又细腻的氛围,体现了人们在闲适时光中的交流与分享。这种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的真挚,令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渴望。诗中提到的“江南四月残红静”,更是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最后,诗人以“鸿爪那能长留住”来寄托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尾“一弹指,三生顷”更是强调了人生短暂与聚散无常,使整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鹃舌啼春冷”:通过杜鹃啼叫的声音引出春天的寒意,暗示心情的凉薄。
  • “记并州十年飘泊”:回忆往昔,感慨漂泊的无奈。
  • “蝶侥蜂倖”:描绘偶然的美好,象征生活中的小确幸。
  • “花露微蒸才抑鲊”:自然与生活的结合,微妙而真实。
  • “闹多少帘痕帽影”:描绘人们的交往与往事的痕迹。
  • “江南四月残红静”:春天的残红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失去的静默。
  • “鸿爪那能长留住”: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爪”暗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聚散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鹃舌:象征孤独与思念。
  • 并州:代表漂泊与归属感缺失。
  • 花露:象征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江南四月:暗示青春与美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鹃舌”代表什么? A. 鸟的叫声
    B. 春天的温暖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A

  2. “江南四月残红静”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盛开的花朵
    B. 逝去的美好
    C. 春天的结束
    答案:B

  3.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时间的什么感受? A. 希望能永恒
    B. 无法挽留的惋惜
    C. 对未来的向往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如梦令》 - 李清照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水调歌头》与本词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苏轼更倾向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探讨,而陈维崧则集中在个人的怀旧与情感上。

解读:两首词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诗人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春卿学士登广文阁观京阙之盛 次韵酬子渊学士灯夕不出闻诸公继有游赏 小桧 郡圃春晚 北塘避暑 柳絮 望江南 维扬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于非命 馨的繁体字怎么写?馨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趣会 忙投急趁 五画繁体字大全_五画繁体字列表及书写技巧 歺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包含彀的词语有哪些 瑾的繁体字怎么写?瑾字繁体书写教学_汉字繁体学习 出言有章 麥字旁的字 羽部首的汉字大全_带羽的常用字解析 草字头的字 量出制入 心如火焚 枎栘 米字旁的字 电文 雕心刻肾 深沟固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