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41
梦醒时分,魂殇未已,怔忡还望残星。
失寐惶无计,坐待天明。
翻检曾经文字,生疏了那日柔情。
人离久,独孤滋味,诉与蛩鸣。
嘤嘤,泪湿红袖,心底这般声,谁个凭听?
便笔涂词句,也有愁凝。
又道天涯人杳,无从寄,我的伶仃。
唏嘘罢,心如烛微,点点荧荧。
在梦醒的时刻,灵魂的悲伤尚未消散,怔忡之中还在期盼着残星的光辉。失眠让人感到惶惑无措,只能静静等待天明。翻看曾经写下的文字,已对那日的柔情感到陌生。人离得太久,独自品味孤独的滋味,向虫鸣诉说我的心情。泪水湿润了红袖,心底的声音,谁能倾听?即便是用笔写下的词句,也凝聚着愁苦。又想起天涯的亲人已杳无音信,无从寄托我这份孤单。唏嘘一声,心如微烛,点点闪烁。
崔荣江,生于20世纪,中国当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生活经历与社会观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的独特表达。
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与情感波动之际,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折射出当代人的情感困境与对亲情的渴望。
《凤凰台上忆吹箫 和香儿词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刻的现代古诗。诗中以“梦醒”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朦胧与迷茫的氛围,反映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孤独。作者通过“魂殇未已,怔忡还望残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梦醒时分的无助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星星不仅是夜空中的点缀,更象征着希望与遥不可及的愿望。
接下来的“失寐惶无计,坐待天明”更是将这种惶恐与孤独推向高潮,失眠的状态使得人无法安宁,唯有静待天明,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翻检过往文字的过程,既是自我反省的体现,也是对失去柔情的惋惜。诗中提到的“人离久,独孤滋味”,真实地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带来的孤寂与苦涩。
最后几句,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与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点点荧荧”的比喻,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微弱生命的脆弱与不易。整首诗情感真挚,词句优美,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梦醒时分,魂殇未已,怔忡还望残星。
失寐惶无计,坐待天明。
翻检曾经文字,生疏了那日柔情。
人离久,独孤滋味,诉与蛩鸣。
嘤嘤,泪湿红袖,心底这般声,谁个凭听?
便笔涂词句,也有愁凝。
又道天涯人杳,无从寄,我的伶仃。
唏嘘罢,心如烛微,点点荧荧。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亲友的思念,反映了现代人在情感上的孤立无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蛩鸣”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述的心情主要是?
“心如烛微”中的“烛”象征什么?
《如梦令》与本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往事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思考。李清照的词中更强调了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崔荣江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与对亲情的渴望。两者在表达手法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思。